Tuesday, March 19, 2024

Vine Media

葡萄樹傳媒

往聖城路上的城與鄉(梁元生教授)2015.3.15

語音(廣東話):

主題:往聖城路上的城與鄉──不接待主的鄉村, 不悔改的城市
證道:梁元生教授
經文:路加福音九21-56;十:13-16

一.前言:城與鄉
二.不接待的村莊:撒瑪利亞
三.不悔改的城市:哥拉汛、伯賽大、迦百農、西頓、泰爾
四.結語;朝向聖城之路

一. 前言:城與鄉
今天我要和大家思想的聖經,記載在新約路加福音第九章和第十章,是關於城市和鄉村的。

我想先說明一點:我是學歷史的,而專門研究的範圍是城市史和移民史。所以每當我讀聖經時,總會對經文中提到的城市及地區之間人口的遷移和流動,格外留意。在這個講臺上, 我記得也曾和大家講過幾聖經城市的故事,包括希臘大城雅典、馬其頓的邊城腓立比等。今天我和大家分享的一段聖經, 也環繞著城市和鄉村,以及從此地區到彼地區移動的主題。現在讓我們來讀聖經中路加福音第九章的最後一段(九:21-56 節)這裡提到一條村莊:一條坐落於撒瑪利亞地區的村莊,一條不接待主耶穌和祂門徒的村莊; 之後,我們跳開幾段再讀下去,來到路加福音第十章12-15節,那裡提到好幾個城市的名字, 它們是:哥拉汛、伯賽大、迦伯農, 以及推羅和西頓,前面三個個是新約時期亦即是耶穌當年常經過而且十分熟悉的城市,後兩個是有千年歷史的腓尼基古城, 以商業聞名, 主前三百年已經衰頹,不復當年舊貌。 在這段經文中,當耶穌提及這些城市時,祂用了聖經中舊約的一座充滿罪惡的大城來比附,就是所多瑪。(十:12-15)這些城市,用耶穌自己的話來說, 是「不悔改」的城市。所以,我今天講道的題目雖然叫做「城與鄉」,但更貼切的題目應該是:「不接待主的鄉村, 不悔改的城市。」而遇到這兩個「不」──不接待的鄉村和不悔改的城市──的經驗,發生在門徒跟隨耶穌前往聖城耶路撒冷的路途上。 我想在這裡事先強調一點,這樣的經驗,同樣會發生在每個信徒的人生「旅途」上,包括你和我的人生。

換言之, 在我們的人生旅途或信仰旅途上, 都會有經過鄉村和走過城市的經驗, 而這些經驗又並不都是完全愉快的, 更多時候,這些經驗是讓我們沮喪和使我們感到失望和困惑的。從上面的經文總結這種經驗, 可以用兩個「不」字來形容, 就是「不接待」和「不悔改」( 英文我就用兩個Non 字, 即 “Non-hospitality and Non-repentance”),不接待的村莊,就是village of non-hospitality ,不悔改的城市,我就翻譯作 cities or towns of non-repentance 。

二. 不接待的村莊 : 撒馬利亞

讓我們先來看那個「不接待主的村莊」。這裡指的是撒馬利亞。 路加九章21節說:「耶穌被接上升的日子將到,他就定意向耶路撒冷去,便打發使者在他前頭走。他們到了撒瑪利亞的一個村莊,要為他預備。那裡的人不接待他,因他面向耶路撒冷去。他的門徒雅各約翰看見了,就說:「主啊,你要我們吩咐火從天上降下來,燒滅他們,像以利亞所作的嗎?」耶穌轉身責備兩個門徒, 說:「你們的心如何, 你們並不知道。人子來不是要滅人的性命,是要救人的性命。」說著 就往別的村莊去了。」

撒馬利亞這條村裡的人,不要接待主耶穌和他的門徒。首先, 讓我們來看看聖經地理,好瞭解事情發生的背景。事情發生的當兒, 正值耶穌帶著門徒由加利利去耶路撒冷的途中。 換言之, 耶穌當時正由北向南走,從加利利海向亞拉巴海(即鹽海)的方向走, 目的地是耶路撒冷。由北向南走,也就是從巴勒斯坦向猶太的方向走,沿途必定需要經過撒馬利亞, 那是人煙較少的鄉村地方。這裡記載:撒馬利亞村莊裡的人都不願意接待耶穌和門徒。換言之,耶穌和門徒來到撒馬利亞的村莊, 受到冷待,不受歡迎。撒瑪利亞是一條不接待主,不歡迎主,甚至是拒絕主的村莊。那麼,我們要問: 撒瑪利亞人對主及門徒的拒絕,原因何在?聖經說:是因為他們要向耶路撒冷去。這句簡單的話, 背後所包含的民族間的恩怨情仇,以及文化和地域間的模糊界線,十分複雜,一時間不容易說得清楚。要明白撒馬利亞人之所以不歡迎主耶穌,就要瞭解猶太人和撒馬利亞人的種族關係和歷史恩怨。 據撒馬利亞人說,他們才是亞伯拉罕真正的子孫,是約瑟的後裔,是屬於以法蓮和瑪拿西支派的。到所羅門王死後,兒子羅波安繼位,但群眾叛亂,迦南地區分成南北二國,北國叫以色列,擁戴尼八的兒子耶羅波安為王, 統治地方包括了撒馬利亞全境;南方的叫猶大,奉所羅門王的兒子羅波安為王,以耶路撒冷為首都。兩國分立多年,也時有爭戰。兩國雖然系出同源,但為爭正統而屢屢鬧得不個可收拾。撒馬利亞人說他們敬拜的上帝才是以色列的真神,他們指斥猶太人經歷了後來的巴比倫的擄掠和流徙,民族受到外邦人的沾汙,不再是真正清白的血統;而猶太人則指責撒馬利亞人為古達(古代伊拉克)的移民,辭中帶著貶義,意即「賤民」。再者,猶太人以耶路撒冷為聖城,在那裡敬拜上帝, 但撒馬利亞人則以為基利心山才是聖地, 在那裡建立敬拜上帝的殿宇。 這些因宗教和種族上的不同意見造成了猶太人和撒馬利亞人相互的排擠和歧視,到耶穌基督的時代還是如此。

我不厭其煩地把猶太人和撒瑪利亞人之間的複雜關係說了個梗概,其中最重要的一點是:他們是同種同文,有著共同的祖先,也有著共同的歷史,和共同的傳統,但卻都執著一方的正統性和排擠對方的異質性和混雜性。這種執著與堅持,造成相互的排擠、歧視,甚至敵視和武力鬥爭。不尋求共融,而追求獨大、至尊,這種自以為是,坐井觀天的態度,我叫它做「鄉村的心態」,或「地方主義」(provincialism),重視傳統,強調正統,排擠他者,視野狹隘,是一條極深刻的區分內外的民族、文化和地域的界線。環顧今日,這個全球化的世界仍然佈滿了鄉村的界線! 而在香港這個城市中,鄉村心態,排擠他者,自以為是的撒瑪利亞鄉村的界線和痕跡,仍然是處處可見。但令人栗然的是:在跟隨主耶穌的人群中,也有這樣的「村民」, 門徒中就有人說:主啊, 請用天火把村莊燒掉!。後來。 耶穌用好撒瑪利亞人的比喻, 告訴門徒:祭司和猶太人, 並不是都帶著慈悲心和仁愛心的, 反不如異族的撒瑪利亞人。而且, 他也同情打水的撒瑪利亞婦人, 和醫治撒瑪利亞的麻瘋病患者。

三. 不悔改的城市:哥拉汛、伯賽大、迦百農、泰爾(推羅)、西頓

接著下來, 耶穌提醒門徒說, 他們不但在鄉村遭到拒絕, 而
且在城市中也不受歡迎。他們從加利利海邊出發, 要把福音帶到各個城鎮。雖然有些人信了福音, 也來跟從主; 但許多人都硬著心, 不肯悔改。 耶穌特別點名指出幾個城市,就是:哥拉汛、伯賽大和迦百農。說:「哥拉汛啊,你有禍了。」又說:「伯賽大啊, 你有禍了。」「迦百農啊,你已經升到天上, 將來必推下陰間。」

聖經的編者在這段經文前面, 加上小標題: 不悔改的城市。 背景是耶穌設立七十個人, 並且派遣他們出去, 傳平安的福音。他的一番話就是針對那些不接待門徒和棄絕福音的城市說的, 特別點名的三個不悔改的城市 (cities/towns of non-repentance),就是上面提到的哥拉汛(Chorazin)、伯賽大(Bethsaida)和迦百農(Capernaum)。和這些不知悔改的城市比較, 耶穌提到另外的幾個城市, 就是舊約時代的所多瑪(Sodom),和當時位於巴勒斯坦地中海沿岸的兩個海港:推羅(Tyre泰爾)和西頓(Sidon)。這幾個都是著名的商業大城,是繁榮的海港, 人煙稠密, 商業茂盛。所多瑪的故事我們應是耳熟能詳的了。由於城市中的罪惡滿盈, 乃招天火焚城之殃, 只有羅得倖免於難。至於推羅和西頓, 早在舊約時代已經是著名的港口, 例如舊約提到推羅和西頓, 都盛讚其地交通發達,商業繁盛,物產豐富。毫無疑問,推羅(泰爾)和西頓,是典型的商港,舊約聖經曾經稱它們為「大城」、為「商港」,為「列國的大碼頭」,又因居民但與逸樂,追求享受,故此又叫它們做「歡樂的城」。(賽二十三章) 推羅(泰爾)和西頓這兩個大商港,位於地中海海邊,自舊約時期到主前三百年,一直都是商業繁盛,海舶雲集,人口眾多的城市。(在這樣的商業大城中,人來人往,交通便利,但多數人營營役役,茲茲求利,生活萎靡,燈紅酒錄,夜夜笙歌, 驕縱奢華,亂拜偶像。和古代罪惡之城所多瑪和俄摩拉,同屬相同類型的城市;而在現代社會中,許多工商業為主的大城市,如紐約、芝加哥、倫敦、洛杉磯,乃至當前中國的上海、深圳,以及我們身處的香港,都是相類的商業城市。在近代城市發展歷史上,這些工商業城市興起時,吸引大量的外地和農村移民來做工,又多是單身男士, 他們聚居在骯髒狹窄的貧民窟或工廠宿舍,以煙酒、賭博和嫖妓消耗勞力賺來的錢財和生命,至於生意人,則追求財富,出賣靈魂的,比比皆是。故此,許多人都把這些商業大城標籤做「罪惡之城」(wicked city), 歎息它們對傳統價值觀的破壞,和對青春和生命的糟蹋。推羅、西頓、所多瑪,都是這種唯利是圖,追求奢華生活和物欲享受,及以商業主義(commercialism)作為核心價值的「不悔改」的城市。這些罪惡城市,當然後來都遭到上帝的懲罰。它們的悲慘結局,我們較能理解, 因為城中的人民背叛上帝,丟棄敬虔,以金錢為宗教,以物欲及人為的成就作為膜拜的偶像。

然而,耶穌所說的「不悔改」的城市,除了上面所說的商業大城推羅、西頓、所多瑪之外,也有哥拉汛、伯賽大和迦百農。這些城市是不同類型的,我叫他們做「家鄉之城」, 因為耶穌自小生活在這裡,而大部分門徒也都生於斯和長於斯。這幾個城市座落在加利利湖的沿岸,可以說是耶穌和門徒的家鄉。住在這裡的人,絕大部分都是認識耶穌和他家庭的人,當然也是熟悉耶穌門徒的人。但他們因熟悉而拒絕,因認識而不信,對耶穌和門徒傳播的福音不肯接受,反呲之以鼻,譏笑耶穌及門徒說:本地能出甚麽先知嗎?

我們認為我們認識一個人,主要是靠著熟悉或熟絡,而熟悉的根據又往往由於掌握很多資料:口傳的,文獻的,或在現代來說是從電腦來的,是谷歌(google)得來的,但這種並不真實的掌握資料所帶來的熟悉,造成了我們的妄自尊大和自以為是。誰人比我──一個香港仔──更熟悉香港和瞭解香港?誰人比我──一個中國人──更認識中國和更明白中國?這就是「家鄉之城」的一種思維方式,一種近乎「民粹主義」和「本土主義」的思維和心態。縱然耶穌在迦百農、伯賽大和迦百農行過神跡,施行教導, 廣傳福音,和醫病趕鬼,但在「家鄉之城」卻受到拒絕!百姓不信,因為他們自以為熟悉。誰是耶穌?他不是木匠的兒子嗎?拿撒勒能出甚麽人來呢? 熟悉產生懷疑和不信, 自以為掌握實情和真相,卻是對自己的瞞騙。這就是我對哥拉汛、伯賽大和迦百農這幾個「家鄉之城」被主認為「不悔改城市」的解釋。

四. 結語:朝向聖城之路

耶穌和門徒是在往耶路撒冷的途中,碰到「不接待的鄉村」和「不悔改的城市」的。我們跟隨主,走人生的道路,也是一條走向耶路撒冷之路,一條朝往聖城之路, 一條通向天國之城的路。 在我們的人生路上,在我們的信仰路上,或在我們的心路歷程上,我們也必然會和主的門徒一樣,會經過城與鄉,也必然會受到人的冷遇,也必然會有兩個「不」,即「不被接待」(non-hospitality)和「不願悔改」(non-repentance)的經驗。我們的朝向聖城之路,我們的信仰之路,我們作基督徒跟隨主的路,我再強調地說:路途並不是一帆風順的, 途中充滿羈絆,頗多荊棘,今日只提出路加福音提及的兩個 「不」(不接待及不悔改,亦即是拒絕和遺憾),和大家一起檢討與反思。這兩個「不」及其所代表的「拒絕」與「遺憾」,及其植根的土壤──「狹隘的地方主義」和「極端的民族主義」,物欲掛帥的「商業主義」和自我中心的「知識主義」,在信主之後的人生路上,仍然必會遇到,仍然會時刻伴隨著我們。然而,值得我們信靠和安慰的,是有主同在;而有主同行,這樣我們就可以一直走到聖城──天國之城──那是我們和一眾信徒的目的地,也是基督徒人生之路的終點。歡迎赴會:

香港中文大學 崇基學院禮拜堂
Chung Chi College Chapel,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主日崇拜時間
Sunday Service Time
星期日上午十時三十分
10:30 a.m., Sunday
地址
Address
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禮拜堂
Chung Chi College Chapel,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崇拜以粵語、普通話及英語即時傳譯進行。
The Sunday Service is conducted simultaneously in Cantonese, Putonghua and English with the help of interpretation.
歡迎任何人士參加 All are welcome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