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April 19, 2024

Vine Media

葡萄樹傳媒

願你們平安(邢福增教授)2015.5.3

語音(廣東話):
主題:願你們平安
證道:邢福增教授
經文:約20:19-31

最近亞視不獲續牌的消息,令不少人開始懷緬這些電視台。我記得在麗的時代,劇集「人在江湖」有膾炙人口的插曲「人在旅途灑淚時」。為何這插曲那麼

受歡迎?除了因為歌曲悅耳外,相信歌詞也道出了許多人的心聲。「明白世途多麼險阻,令你此時三心兩意,看遠路,正漫漫,誰謂抉擇最容易。前路渺茫請

君三思,問你可曾心生悔意,要退後,也恨遲,人在旅途灑淚時。」許多人都用旅途來比喻人生,這條路從出生走到死亡,旅途上充滿各種的挑

戰。有些人儘管經歷各種難處,但生命仍活得精彩。也有些人在旅途上迷失了方向,不知前面該走的路如何,不得不灑下眼淚。特別是當他們曾致力奮鬥的理想,

或者是持守的信念與價值幻滅的時候,生命頓然變得沒有意義。正因如此,有人只能活在自己所搭建的謊言世界之內,並將之視作真理,就好像國王的新衣中那

位國王,活在「謊言」之中,總比被那個天真的小孩道出真相為好。又有人裝睡,無論如何,都不想被別人叫醒。因為面對現實,承受真相往往是個教人感到痛苦

不堪的歷程。

今天,我們會興奮地記念主耶穌的復活。但大家有沒有想過,在第一個復活節當日,「復活」卻只不過是個「謊言」而已。對那些要把耶穌置諸死地的祭司

和文士而言,復活無疑是個謊言(他們擔心的是門徒把屍體偷去〔太27:64〕)。但對於跟從耶穌三年多的門徒而言,這何嘗又不是一個幻想?我甚至懷疑,這些

門徒是否仍記得主耶穌曾預言人子被釘在十字架,第三日要復活(太20:18-19)這句話?坦白說,門徒對耶穌的復活,根本沒有一絲奢望,他們甚至沒有企圖借

借「復活」的信念來凝聚自己,例如真的計劃偷走耶穌的屍體,編一個關於復活的謊言,藉著謊言來延續自己的運動(他們沒有這個膽量,也沒有這種領袖才

能),反倒是處於迷失之中,沒有方向,只有恐懼。約翰福音記載,當時門徒懼怕猶太人想斬草除根,進一步逼害他們,所以一直躲在屋內把門緊緊關上。其實,祭司長等人根本沒有把這些門徒放在眼內,十二個門徒中,先是猶大出賣了耶穌,接著彼得又公開否認認識耶穌。當耶穌走向各各他十字架之路途中(教會傳統視稱作「苦路」),我們看不見門徒,那時代替耶穌背負十字架的是古利奈人西門,而為耶穌哀哭的,只有一些婦女(路23:26-28)。其中一站苦路是說有一名女子幫助耶穌擦去臉上的血。耶穌死後,鼓起勇氣去領回耶穌屍體,是亞利馬太來的約瑟。至於把耶穌按著猶太人規矩來安葬的,是尼哥德慕。甚至首先去墳墓的,是婦女(抹大拉的馬利亞等),而不是門徒。敢問:耶穌的門徒在哪裡?唯一的答案是:在耶穌被捕以後,門徒早就潰不成軍了!

門徒畏縮地躲在一起,除了害怕受耶穌的牽連外,也是極其難過的。馬可福音記載,當婦女告訴門徒耶穌復活的消息時,他們「正哀慟哭泣」(可16:10)。

這也難怪,那位呼召他們的主已被釘死了。他們當然會為耶穌的死而難過,畢竟大家相處三年,這是人之常情。也許,又會有人深切為自己在這星期的表現,特

12042015 崇基禮拜堂 復活後第一主日

別是表現得如斯不濟而難過,因而進一步懷疑自己,否定自己。但他們內心也是充滿著許多的疑問,甚至我們不排除有人會覺得被耶穌欺騙與出賣。三年來,他

們「撇下一切」,跟從耶穌,作他的門徒,最後換來甚麼?換了是你,內心也難掩這種不滿的情緒。耶穌的死,意味著過去三年的日子是走錯了路,押錯了注,

真是悔不當初。門徒不僅要面對是否要否定自己的過去,更對自己的現在及將來充滿疑惑!他們迷失了方向,沒有了意義,人生的痛苦與悲哀莫過於此。所以,當他們聽到耶穌復活的消息時,福音書描寫他們最直接的反應就是:「以為是胡言,就不相

信」(路24:11)、「可是不信」(可16:11)。就在這所滿佈著恐懼、迷失與疑惑的房子裡,主耶穌向門徒顯現,並向他們說:「願你們平安」。「願你們平安」是主顯現時最常說的一句話(太28:9、路24:36、約20:19、21、26)。還記得在數天前,就是逾越節晚餐後,主耶穌曾跟門徒說:「我留下平安給你們,我把我的平安賜給你們。我所賜給你們的,不像世人所賜的;你們心裡不要憂愁,也不要膽怯。」(約14:27)在耶穌顯現前,如果門徒仍記得耶穌所說的話,一定感到莫大的諷刺,主真的留下平安嗎?沒有!他們所感受到的,只有憂愁與膽怯!那麼,對於當時那群面對著恐懼、迷失與疑惑的門徒而言,顯現後的耶穌,「平安」到底有何意義。第一,平安讓門徒能夠走出恐懼。當主耶穌在這間充滿恐懼的房子出現時,說了第一句「願你們平安」,然後就把手和肋旁的傷痕指給門徒看。為甚麼復活的主還留著釘十字架時的傷痕?理論上祂絕對可以變得完美(祂可以不受時空間的限制,突然出現,又突然消失),但是主卻選擇可以看得見,甚至是摸得著的傷痕作為祂復活的記號,最簡單的原因,就是主耶穌要證明那位曾被釘在十字架上受苦至死的人子,如今已勝過死亡,從死裡復活了──「傷痕」就是最好的證明。面對復活的主,門徒「就喜樂了」(約20:20)。門徒從恐懼到喜樂,關鍵就是主真的復活,這位死而復活的主也就是平安與喜樂的源頭。耶穌身上的傷痕,無疑是耶穌被釘死的記號,但如今,又成為他復活的標記。

詩歌《因祂活著》其中一段歌詞是:「因衪活著,我能面對明天,因衪活著,不再懼怕;我深知道,他掌管明天,生命充滿了希望,只因衪活著。」對,若有主耶穌與我們同在,我們就不必害怕!因為整個世界都改變,我們的主永不改變。基督是復活的主,他永遠活著。主已經復活了!祂第一句跟門徒說的話就是「願你們平安」。祂賜給我們世人不能給予的平安,就是復活的生命。第二,是平安與使命的問題。主耶穌向門徒第二次說「願你們平安」後,接著說:「父怎樣差遺了我,我也照樣差遺你們」(約20:21)。這話其實耶穌在客西馬尼園的「分離禱告」中也曾向門徒揭示:「你怎樣差我到世上,我也照樣差他們到世上」(約17:18)。耶穌把一幅父-子-門徒的圖畫呈現出來,現在子已經完成父所交託的使命,門徒就是子的接棒者,主耶穌向門徒顯現,就是差遺他們,繼續完成上帝救贖人類的工作。不是吧!這群已經潰不成軍,活在恐懼與迷失的門徒,竟然是基督的接棒者,主耶穌是否所託非人呢?其實,門徒的迷失,是因為他們在耶穌死後失去了方向,看不到前面的路。如今復活的主向他們託付,正是要為門徒的未來賦予使命與意義。如果門徒在耶穌死後懷疑甚至否定過去三年,甚至認為自己原來是活在謊言之中時,復活的主正要揭示,祂就是基督,上帝的兒子。主耶穌一直堅守自己的使命,沒有把父差派的任務丟棄,如今復活的主就要把這重大的責任交給門徒。今後,門徒的生命不再是活在謊言與迷失之中,而是要把自己的生命與主所託付的責任與使命結合。主耶穌差遺他們,又向他們吹了一口氣,說:「領受聖靈吧。你們赦免誰的罪,誰的罪就得赦免;你們不赦免誰的罪,誰的罪就不得赦免」(約20:22-23)一方面,耶穌回應了逾越節晚餐應許會賜下聖靈一事,聖靈是耶穌職事的繼承者。耶穌向門徒吹氣,就好像上帝創造時向亞當吹了一口氣一樣,讓門徒能得著新生命。另方面,耶穌授予門徒有赦罪的權柄,這正是門徒承接使命後,按照福音的大能而獲得的權柄。平安不僅是安慰,也是順服接受差遺與使命,並且授予權柄。這一群退縮的門徒,因著主的復活,重新堅定信心,並將繼續為福音使命而奮鬥。我們看見,躲在門後迷失的門徒,後來在使徒行傳中,成為一群勇敢見證,傳揚福音的人,甚至不懼死亡,以生命來見證復活的主。是甚麼讓他們改變過來?關鍵就是從這位復活的主,賜予平安的主,領受使命與權柄。今天,福音使命的棒已通過歷世歷代的信徒傳到我們手裡,我們是否因著不同的原因而感到迷失與乏力呢?在這些難關之中,復活的主所賜下的平安,能否讓我們從憂愁與膽怯中得到勇氣與力量?也許,我們會看見許多代表軟弱與挫敗的「傷痕」,但同樣是這些傷痕,可以讓我們看見復活主的臨在。

第三,是平安與相信。原來耶穌這次顯現時,多馬並不在場。當門徒向多馬說:「我們已經看見主了」,並向他陳述有關情況,特別是主把手和肋旁的傷痕都

指給門徒看。多馬的反應是疑惑與不信:「除非我看見他手上的釘痕,用我的指頭探入那釘痕,用我的手探入他的肋旁,我絕不信」(約20:25)。就在八日後,

耶穌再次向門徒顯現,這次多馬也在場了。門也是關上,但主耶穌突然出現,向眾人說:「願你們平安!」然後他特別向多馬說:「把你的指頭伸到這裡來,看看

我的手;把你的手伸過來,探入我的肋旁。不要疑惑,總要信」。不過,在復活的主面前,摸不摸主的傷痕已經不再重要了。多馬高呼:「我的主,我的上帝!」

多馬顯然徹底降服下來了!接著主耶穌說:「你因看見了我才信嗎?那沒有看見卻信的有福了」。這句話是甚麼意思呢?其實,多馬並不比眾門徒差,因為其他門徒第一次聽到婦女說主復活時,也是抱著懷疑的態度。第一批見證主復活者,都是因看見才相信的。所以,耶穌這話的目的,不是要斥責多馬的小信。僅得留意,主耶穌復活後的顯現,都是向著他的跟隨者與門徒。為何耶穌不向更多原來就反對他的人顯現,例如他可向彼拉多、或到公會,在定他罪的人面前大顯威風。但是他並沒有這樣作,福音書從沒有記載耶穌向不信他的人顯現。顯然,耶穌從復活到升天的六個星期內,最大的目的是要建立門徒,能夠親眼看見復活的主,實在是莫大的福份。他深悉自己升天後,便不再顯現,要令那些「沒有看見的人」相信他,就只能靠這群見證人。保羅在哥林多前書十五章討論基督的復活時這樣說:「我當日所領受又傳給

你們的,最重要的就是:照聖經所說,基督為我們的罪死了,而且埋葬了;又照聖經所說,第三天復活了,還顯給磯法看,又顯給十二使徒看,後來一次顯給五百多弟兄看,其中一大半到現在還在,卻也有已經睡了的。以後他顯給雅各看,再顯給眾使徒看,最後也顯給我看;我如同未到產期而生的人一般。我原是使徒中最小的,不配稱為使徒,因為我曾迫害過上帝的教會。然而,由於上帝的恩典,我才成了今日的我,並且他所賜給我的恩典不是徒然的。我比眾使徒格外勞苦;其實不是我,而是上帝的恩典與我同在。無論是我或是其他使徒,我們都如此傳,你們也都如此信了。」(林前15:3-11)「我們都如此傳,你們也都如此信了」──保羅這句話正是歷世歷代每位基督徒的寫照。不過,無論是有機會親眼看見復活的主的,或是因著這些見證人所傳而相信的,都必須與主有第一手相遇的經歷。就好像多馬一樣,因著與主相遇而放下自我──「我的主,我的上帝!」我們如果能夠經歷主,就不容易因眼前的疑惑而否定主的真實,進而能夠感受到祂同在的「平安」。弟兄姊妹,你的信仰的生命中,是否也曾因與主的相遇而呼高「我的主,我的上帝」呢?與主相遇的經驗,可以幫助我們在不如意的環境中,在看不見上帝的黑暗日子裡,甚至是懷疑上帝的真實的困境中,仍能堅持信仰的真實。記得有一次在國內認識了一位教會的長老。他帶領我們到山區的教會探訪信徒時,在途上特別指著一座橋給我們看。這座橋在他的生命中,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原來在文革時期,他被下放勞動,負責在山邊修建這座橋樑。不知是甚麼原因,他在工作期間突然失足墜下,當他以為自己必定喪命時,身體卻被另一些東西承託住。他深信是上帝拯救他的性命,於是他立志餘生要好好的為主而活。八十年代,教會恢復活動,他便積極參與教會事奉,每次當他在事奉過程中面對困難,想要放棄的時候,他就回到這座橋邊,再次思想上帝如何拯救他的生命,他與上帝所立的約,然後便堅持下去。各位弟兄姊妹,我們的生命會否同樣有這樣一座橋,讓我們在面對困難的時候,可以提醒我們不要忘記上帝的恩典?這座生命之橋,既是我們生命中最低谷的地方,但也同時可以是見證上帝與我們同在的地方。如果每個人的生命都是由生走向死亡的旅程,那麼,基督徒在人生路上奔跑,究竟與其他人有甚麼不同?我們是因著信仰而走一條容易及平坦的康莊大道嗎?或是好像中國人駕車時懸掛那個「一路平安」的小符,路路平安,沒有意外?我相信,基督徒生命的不同,是表現於:一,我們是否因著相信復活的主,而相信復活的生命,並因末後的盼望而活得更有勇氣;二,我們是否願意接受復活的主所交託予我們的使命,以此作為我們奔跑人生路的方向;三,我們是否能夠與復活的主相遇,經驗祂的真實。求主幫助我們,讓我們的生命真的能夠因信仰而與別不同。因為復活的主已已祂平安賜下,這是世人不能給予的平安,讓我們的生命也能作復活主的見證。 歡迎赴會:

香港中文大學 崇基學院禮拜堂
Chung Chi College Chapel,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主日崇拜時間
Sunday Service Time
星期日上午十時三十分
10:30 a.m., Sunday
地址
Address
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禮拜堂
Chung Chi College Chapel,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崇拜以粵語、普通話及英語即時傳譯進行。
The Sunday Service is conducted simultaneously in Cantonese, Putonghua and English with the help of interpretation.
歡迎任何人士參加 All are welcome

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