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March 28, 2024

Vine Media

葡萄樹傳媒

(單元 11 – 對孩子的培養)課 4 – 豎起保護孩子的籬笆牆

對孩子的培養
豎起保護孩子的籬笆牆
熙拉瑞M.孟卿格:教育學博士、執業咨詢師

開始前,請想一想你做決定的基礎是什麼。把你的想法寫在所附的問卷裡,然後將它放到一邊,直到本課結束之後再拿出來。我們建議你中途不要查閱經文,先一口氣讀完全部課文。然後,重讀課文並學習經文。

一、介紹

小孩子對成年人所說的任何話都會相信,也很容易接受長輩的行為。有一次,我看見七歲的侄女和三歲的侄子都把自己的T恤衫使勁地往短褲裡塞。見到他們有如此的舉動,我就問他們為什麼非要這樣做。他們顯得有點不耐煩地說,「你就該這樣!爺爺就是這樣做的呀。」

在當代美國,我們有特意保護孩子的法律,要求所有的孩子上學,要求父母為孩子在指定的學校註冊或在自家裡提供一套指定的教程。不夠年齡的孩子不能觀看某些電影、買煙酒。有關童工的法律還禁止對不成年孩子的剝削。

除這些法律之外,為了保護家庭的生活方式,父母還制定了自己的規章和積極的活動安排。有些父母對電視節目加以限制,鼓勵家人參加週末的宗教、文化或體育活動。有些家庭很有規律地走親訪友。這些都是為了給孩子的行為建立規範和價值。我們常說,「這是為你好。」

通過對孩子活動的限制和引導,父母豎立起了一堵「保護孩子的籬笆牆」來防止孩子失去家庭的價值觀,或受另一種價值觀和規範的影響。作為父母,我們豎立起籬笆牆的目的是幫助孩子建立價值觀和生活規範。這些規範在我們不在孩子身邊的時候仍能保護和指導他們。

閱讀約伯記1:6-11,我們能發現神在約伯身邊造了一個「保護他的籬笆牆」。這個籬笆牆使得約伯能為人正直,遠離罪惡。

二、如何建立「保護孩子的籬笆牆」-PMETA五步計劃:

1.第一步:優先事項(Prioritize)

第一步是父母在孩子出生之前就把生活中的追求事項按重要的程度列舉出來。這雖然不容易,可能要花好幾個小時,但會促使父母去找尋自己家庭的中心。對自己生活價值的總結也給家庭提供了遠見和使命。

有人說,「人的價值觀決定人的準則,人的準則決定人的選擇,而人的選擇決定人的前途。」下面列舉的是以人生價值為中心的一些準則。這些準則出自威廉 ‧貝內特(William Bennett)所寫的《美德之書:偉大道德故事的寶藏》。當然,你也要按照它們重要性的順序列出自己的準則。下面是一個實例。

自律 勇氣 尊敬* 同情心 不屈不撓 品格* 責任心 誠實 努力* 友誼 忠誠 職業 信心 *由熙拉瑞‧孟卿格補充
下面的例子描述了以價值為中心準則的產生:

瑪雅人-在尤可坦半島的幾個村莊裡,我曾經目睹了瑪雅人有兩千年歷史的行為、語言、信仰和風俗。然而,在離這裡不遠的地方,我又看到瑪雅人當代的城市文化。對住在村莊裡的人來說,離城市的距離就成了起保護作用的籬笆牆。男人在田里耕種,女人在家照料孩子。今天,許多瑪雅人都在商業旅遊城市坎昆工作和生活。商業、悠閒、美景和掙錢的慾望也豎立了一堵保護牆,阻止他們返回單調和貧窮的村莊。

麥農人-麥農人也是造保護牆的一個例子。他們有自己的學校。年輕的麥農人結婚以後,在家庭農場和長輩一起工作。他們自己生產衣服、農具和食品。他們在自己建立的保護牆之外所從事的唯一行業是將自己的產品賣給非麥農人。由於這堵保護牆的存在,麥農人能將自己的價值系統代代相傳。

嬉皮士-六十年代的嬉皮士把孩子帶到自己的社區裡,在很多情況下,孩子也向他們的父母一樣。沒有婚姻的性行為和生養孩子的觀念也被傳給了下一代。這個價值系統根本無法滿足個人最基本的人際關係上的需要。因此,很多孩子長大以後,就拒絕了父母的價值觀中的一部份。他們從父母那裡繼承的價值觀似乎是性行為和未婚先育的自由。

雖然以上的三個例子產生了以價值為中心的準則,但是我對這三種情況下的保護牆都不持贊同的態度!

我推薦由瑪吉和休‧寇馬(Maggie Comerand Hugh Comer)所發明的如下步驟。他們為孩子豎立的保護牆和規範使四個孩子能成為成功、守法和對社會有貢獻的人。

寇馬伕婦的故事–瑪吉的繼父在她還是個孩子的時候就不許她去上學和參加教會活動。瑪吉十六歲時搬到了姑姑家住。她珍惜去教會的機會,也相信教會是優秀男人尋找優秀女人的地方。她在教會找到了休‧寇馬,一個優秀的男人。

瑪吉也珍惜受教育的機會。在十六歲時,她才上一年級,但這並沒有持續下去。她去給富人做工,從中學習別人成功的經驗。在答應與休結婚以前,休必須同意如下的基本價值:
他們要去教會。 他們不能傾盡錢財,走親訪友。 他們要擁有自己的房產。 他們的孩子要從大學畢業。 這些準則都成為對孩子起保護作用的籬笆牆。瑪吉和休只請有好名聲的人周日來家裡做客。每個孩子都作了準備與客人交流。孩子都有出頭露面和表達自己的機會。

瑪吉去買東西時,總要帶著孩子。在公交車上,她讓孩子們閱讀車上花花綠綠的廣告。她給孩子們講解汽車所經過地點發生的事件。孩子在學校出了問題,瑪吉會在場幫孩子渡過難關。從瑪吉的兒子、醫學博士詹姆斯‧寇馬所著的《瑪吉的美國夢》中,人們可以看到父母的價值觀是如何為孩子建立保護牆的。孩子離家求學的時候,這些價值觀可以與他們同行。他們已經消化了父母的價值系統,這些價值成為看不見的保護孩子的籬笆牆。

2.第二步:榜樣作用(Modeling)
第二,父母必須示範他們想讓孩子所遵從的準則。以下為例:

家庭價值-如果父母想讓孩子們互相尊重並尊重別人,就必須相互尊重。

道德價值-如果父母期望孩子誠實,就必須說真話,既使有難處也該如此。

宗教價值-如果父母要孩子按信心生活,就必須也這樣做。

學校價值
-如果父母期待孩子不僅僅只是「完成作業」而已,就必須關掉電視,來教孩子更多的知識。父母要做出好學的榜樣,讓孩子知道學習的喜樂及其職業價值。

父母給孩子找導師會有益處。寇馬夫婦為詹姆斯找了一個醫生做導師。後來,詹姆斯也成了一名醫生。

你可以給孩子提供幾個榜樣。他們的榜樣作用各異。你也可以把這些榜樣的事跡告訴給孩子們以鼓勵他們。

我的孩子查爾斯上大學的時候,我給他買了一本本傑明‧弗蘭克林(Benjamin Franklin)的傳記。我在自己認為重要的地方做了標記,寫道,「你也能這樣做」或者「你已經這樣做了」。

放寒假時,孩子把這本書帶回了家,告訴我三件本傑明‧弗蘭克林所做的事,表示他也要那樣做:
第一,他找到了自己的城市-費城。 第二,他找到了自己的職業-印刷業。 第三,他找到了自己的女人-妻子。 查爾斯說,「爸爸,我想做弗蘭克林所做的同樣三件事,但我想把做這三件事的順序倒過來。我希望做的第一件事是找到我的妻子!」

3.第三步:表明期望(Expectation)
在電影《無緣無故的反叛》中,詹姆斯‧迪安(James Dean)想讓父親幫他決定是否參加一個被稱為「雞」的壞游戲。他父親避重就輕,從不表明自己的立場,沒有告訴兒子:「不,你不能做!」

把自己的期望告訴孩子的父母能為孩子提供另一個看不見的保護牆。當孩子不願意做被父母禁止的事時,他們只要在同伴面前「歸咎於」父母就行了。這樣,孩子沒有在同伴面前丟臉,還保持了內心的平衡。父母立下的「家規」可以為孩子建立規範。這讓孩子感到自己被愛護,有重要性。為所欲為的孩子常說,「我父母不愛我。他們不在乎我做什麼。」

有這樣一個故事:朱利葉斯‧凱撒(Julius Caesar)的衛兵帶了一個違反軍紀的士兵到他的面前。向凱撒大帝鞠躬後,士兵被命令站起來,說出自己的名字和軍銜。這位年輕人站在那兒,卻一聲不響。凱撒再次問他的姓名。他這才慢慢地、羞愧地說,「我叫朱利葉斯‧凱撒。」這時,凱撒大帝憤怒了:「年輕人,改你的名字或改你的行為吧!」

父母對孩子的期望有兩方面的作用:第一,期望表明了孩子必須遵守的要求、規章和法律等等。第二,期望還表明了父母對孩子有信任。這象徵著父母知道孩子會拒絕壞事的誘惑,不違反自己家庭的生活價值觀。如果父母沒有這樣的信任,孩子在發怒時常說,「你不相信我!」有時,孩子還會故意為所欲為。如果父母把自己的期望告訴給孩子,孩子會受到鼓勵,內心就有勇氣來實現父母的願望。期望是使人成熟的關鍵因素。不成熟的人行義是因為不想受到懲罰;成熟中的人行義是不想失去與自己生活息息相關的人;而在耶穌中成熟了的人卻因自己的良知而行義。保羅達到最高的成熟程度時,說,「活著的不是我,而是活在我身上的基督。」在加拉太書2:20中,保羅寫道,他能這樣做是因為他相信基督愛他並為他獻身。我還向你推薦腓立比書2:1-8。在這裡,保羅講述了要以基督的心為心。如能這樣,我們對自己的期望就是來自基督的了。

4.第四步:教育傳授(Teaching)
你要向孩子解釋什麼事情才有價值,它為何重要,在價值系統中的排名,何時要遵守,對最適用等。然後,父母可以以名人為例,告訴孩子誰遵守了這些價值準則,誰違反了它們。父母還能給孩子講自己應用這些價值準則的故事。

在家裡,我們必須允許自由的討論。父母決不應以「我說了算」為理由。在申命記 6:4-9 中,摩西提出了十分有效的教案。第四和第五節經文列出了我們必須教給孩子的東西:「耶和華我們神是獨一的主。你要盡心、盡性、盡力愛耶和華你的神。」教孩子的時間即在你:
坐在家裡的時候 走在路上的時候 躺下的時候 起床的時候這相當於一天四次,對嗎?
「坐在家裡的時候」是吃飯的時候(不是看電視的時候)。 「走在路上的時候」是你送孩子上下學的時候。(孩子也會喜愛和你一同散步。) 「躺下的時候」是聽孩子講一天的活動,為明天樹立目標的時候。 「起床的時候」是叫醒孩子,為他準備早餐,擁抱和鼓勵孩子以基督的心迎接這一天的時候。 對孩子的糾正要以教育為主,懲罰為輔。這樣,糾正本身就成為教育的一部份。我們每一個人有時都會違反這些價值準則。當孩子違反了這些價值準則,我們要讓他知道並相信在被別人抓到之前承認錯誤是最佳選擇。

保羅對那些以洩憤的態度懲罰孩子的父母提出了警告。受到如此對待的孩子會惱怒不堪、心存怨恨、受挫洩氣(失去勇氣)。(以弗所書6:4,歌羅西書3:21)孩子未來的喜樂才應該是我們對他們糾正的目的。

5.第五步:感謝稱讚(Appreciation)
對一個遵守價值準則,滿足父母期望的孩子來說,父母的稱讚就是最大的獎賞了。

如果父母不願意說「我因你而自豪」或「感謝你」這樣的話,對孩子的成績保持沉默或說「他知道不這樣做的下場」,孩子將在感情上與父母越來越遠,最普遍的情況是孩子對父母產生怨恨。孩子和父母之間消極的關係就很快地建立起來了。孩子因此會故意違反你的價值準則。對孩子的好行為,哪怕是一點一滴,父母都要表示讚賞。這會使孩子安心,使事情有頭有尾。事情是(1)父母說出對孩子的期望,(2)孩子滿足父母的期望,(3)父母說「謝謝你」。致謝的方式有很多,如一個微笑、一個觸摸、一個擁抱、幾句讚揚或是告訴別人你孩子的成績等等。積極尋找和讚賞孩子優點的父母就一定能找到。積極挑孩子毛病的父母也一定能找到。問題是在後一種情況孩子會盡力躲避父母。

找機會讚賞孩子是加強孩子對價值準則接受的最佳途徑。這也提高了孩子在類似情況下有同樣好行為的幾率。在表示恰當讚賞的問題上,我建議你重溫以前本課所講的關於DISC的材料。高度支配型(D)的孩子會喜歡有更多的決定權。高度影響型(I)的孩子會樂於有更多的社交活動。高度社交型(S)的孩子會願意花時間和父母在一起。高度服從型(C)的孩子則會要求父母對所有的家庭成員都一視同仁,包括自己在內。了解每個孩子的個性會使你更容易地對孩子給予合適的讚揚。

對孩子表示稱讚和感謝的另一個目的是讓不斷成熟的孩子每年都有越來越多的自由,你就有機會在孩子18歲邁出家門以前檢驗你的孩子,修正你的價值准則,使孩子不僅能接受這些還能融入到他們自己的個人行為中去。

三、總結

以上所講的PMETA計劃簡單易行,能有效地幫助你達到目的。不要指望別人是完美的,也不要指望自己完美。另外,不要指望你的孩子會全盤接受你的價值准則。實際上,你很可能在成熟的過程中,對自己的價值準則不斷地加以修改。你的孩子長大成人後對你的影響也可能如同你對他們曾有的影響一樣大。

現在,請複習課文並學習有關經文。



承蒙”New Life Behavior International” (NLBI) 授權轉載
新生命行為課程已經應用了27年。它還在不停地編輯和增新。
在過去 的幾年中,「New Life Behavior International」 (NLBI)
已經幫助數千人找到了比以前更有意義,更完滿,更充實的新生活。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