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April 19, 2024

Vine Media

葡萄樹傳媒

看得見的與看不見的(張美珍博士)- 2010.8.29

語音(廣東話): 主題:看得見的與看不見的
証道:張美珍博士

我和外子於兩年前的暑假從加拿大回流香港,回流後十天,我便開始在中大上班。很多朋友知道我回流,過去兩年陸陸續續約我見面;但由於工作太忙,都被我一一推卻。兩個多月前,又收到一些老朋友的電話,相約見面;我說仍然很忙而再度推卻。老友劈頭一句:學生都放假了,不用教書還那麼忙?我回答說我在忙一些別人看不見的事──批改試卷及作業、準備往國內教學備課、為找工作的學生寫推薦信等。在中大教書,看不見的工作比看得見的工作更加重要,亦更令人疲累及忙碌。

我在十多年前曾在香港循道衛會牧會八年,記得有段時間,哥哥每逢周末將剛升讀中學的女兒交托予我,讓她參與我教會的團契及崇拜。那時我的教會在沙田一所中學內,主要的活動都在周末或主日舉行;我姪女第一次參加完崇拜後,聽完教會的活動報告,對我說:姑姐,我這份工作豈不是很清閒,只在星期六和星期日才需要上班?我那時回答她:牧師平日做很多事情,都並非人可以看得見的(例如對會友及社區的關懷、婚姻及個人輔導、準備會議及講章、計劃教會的發展等等)。同樣,看不見的東西比看更見的東西更忙碌,亦更加重要。

很可惜,在這世上,大部份人都只著眼或重視看得見的東西,忽略了看不見的東西,而這些看不見的比看得見的更加重要。當我在溫哥華居住的時候,有次接待了卡加利一位朋友(是單親媽媽)的兒子(剛進大學不久),他來溫哥華看醫生,早機來,晚機走。當他看完醫生後,由於尚有數小時才上機,他提出想買件禮物送給母親,因為還有個多星期便是母親節。我記得陪著他在購物商場逛了兩個多小時,看了很多一般女性都喜愛的東西,例如香水、手袋、銀包、廚房用品、小擺設等等,但他說他母親這些統統都已經有了;結果他帶著很惆悵的心情上了飛機。

數月後,我有機會去探訪這位友人,在他們家裏吃飯;我想起這件小事,便問她兒子最後買了什麼送給母親,誰知他面有難色,不想再提。她母親插咀說,她兒子送給她的禮物,是理髮代用券一張,花了一百多元加幣,簡直是浪費金錢,因為普通的理髮,只需二十多元。她兒子告訴我,他返回卡加利後,適逢大學舉行義賣籌款,他既然為母親節禮物躊躇,不如拍賣一些特別的東西,送禮物之餘又可做善事,何樂而不為!結果他所拍賣得來的這張理髮券反令他被母親責怪了一頓。問題就是出於他的母親太著重那「看得見」的禮物,而忽略了那「看不見」的兒子的苦心。

我知在座中有很多是中大的學生,大家讀大學為了什麼?一紙文憑?入職資格?書本的知識及技能?是為了看得見的還是看不見的東西?我在中大教了兩年,前後教了十六科;印象中,有相當多學生很重視分數與成績,尤其是選修科及通識科。在開學時講解完課程大綱之後,學生發問的大部份問題,都與功課或考試有關。記得有一科有學期考試,他們問了很多關於考些什麼內容的問題後,有個學生衝口而出:「老師,聽你這樣說,這科很難tip題目啫!」

我常對學生說,隨著互聯網面世後,人類對知識的倚賴將越來越低──只要能夠接上互聯網,世界各地、各學科的知識都唾手可得;唸大學,最重要的是學習掌控知識及技術的能力,亦即是訓練自己的思維方式及判斷能力,還有就是待人接物的處世態度,建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這些「看不到」的東西,才能令學生一世受用。

我在美加居住了十五年,回來香港兩年,與在加拿大的生活相比,最強烈的感覺,就是香港的物質主義非常盛行,物質及金錢主宰著很多人的生命──彷彿擁有越多的物質,生活就越快樂。結果很多人就是為了追求這些看得見的物質而出賣時間與勞力(甚至人格),拼命賺錢。在加拿大的生活完全不一樣。大部份加拿大人過的是非常簡樸及平庸的生活,他們情願賺少點錢,多點時間來享受家庭生活。記得當我在加拿大生活時,有段時間幫家人打理一所西式快餐店。由於位處購物商場,除了聖誕及元旦外,所有公眾假期必須開門營業。記得在招聘員工時,有位白人女士來見工,她有很多年快餐店經驗,但卻明言在公眾假期不會開工;我正在猶豫是否應聘用她時,她叫我不要擔心,因為很多華人及亞裔人士會搶著在假期開工,原因是假期開工的工資是平時的一倍半。結果被她言中,我發現每逢假期,大部份在商場的快餐店上班的,都是華人。是我們華人特別勤力、捱得,還是我們特別願意做金錢的奴隸?

在香港,賺錢的法可謂層出不窮。為了錢,有大財團出賣你我私隱、發展商賣樓想盡辦法「呃秤」、地產中介可閃閃縮縮隱瞞資料;近日名噪一時的導遊阿珍,亦是為了要賺取更多的回佣而破壞了香港的聲譽及形象!其實也很難全怪阿珍,因為自從香港開放了自由行之後,很多內地同胞來到香港一擲千金,尖沙咀的國際名店經常見到咱們同胞排隊購物,近年聽說你與我都難以負擔的香港豪宅,都成為祖國同胞的獵物。可能這令阿珍以為同胞們來香港旅遊,都是為了購物,為了這些「看得見」的東西,所以沒有想過旅遊可以是為了「看不見」的東西,例如單純地休息,或者體驗當地的風土人情及文化。

今日讀經的福音書(路十二章),主耶穌告訴我們,上帝賜給我們這麼寶貴的生命,不是為了追求那看得見的金錢或物質,而是為了實現那看不見的上帝國。

路十二:29-32如此說:
「你們不要求喫其麼、喝甚麼、也不要罣心。這都是外邦人所求的、你們必須用這些東西、你們的父是知道的。你們只要求他的國、這些東西就必加給你們了。你們這小群、不要懼怕、因為你們的父樂意把國賜給你們。」

求上帝國是什麼意思?每星期我們唸主禱文時說,「願祢的國降臨」,到底什麼是上帝國?

早幾天,如果大家有留意國際新聞的話,相信都會知道以色列與黎巴嫩再起衝突,雙方軍隊都有開火。新聞說是因為一棵樹──據說以色列軍想鋸走一棵樹,而黎巴嫩人則說那棵樹是屬於他們的,阻止以軍鋸樹,因而開火。以、黎兩國出現衝突,真是為了「看得見」的這棵樹嗎?其實在中東,以色列與巴勒斯坦經常都為樹而起衝突。紐約時報專欄作家Thomas Friedman,亦即是”The World is Flat”《地球是平的》一書作者,他寫了很多書批評全球一體化所帶來的破壞及影響;去年最新出版的書為”Hot, Flat, and Crowded” 《地球又熱、又平、又擠》,可能大家都曾聽聞。他在二千年曾出版一本書,名為”The Lexus and the Olive Tree”《凌志汽車與橄欖樹》,當中提到過去數十年,以、巴兩國人民都經常為樹而起爭執,搞到這麼大件事,當然不是真的為了這棵「看得見」的橄欖樹,而是為了「這橄欖樹屬誰」──即是看不見的這樹的所在領土主權而爭執。

當主耶穌教我們追求上帝國,求上帝的國降臨,意思即是實現上帝的主權。而上帝國的領士在那裏?就在我們每一個人的心內。早在二千年前,主耶穌已經警告過我們人類:「一個人不能事奉兩個主,不是惡這個愛那個,就是重這個輕那個。你們不能事奉上帝,又事奉瑪門(瑪門是錢財的意思)。」(太六:24)

看得見的錢財,或許能夠解決我們生活上的需要,甚至帶給我們豐富的物質享受,但卻不值得奉它為主,出賣我們的生命,因為這些都是短暫的、沒有永恆價值的。上帝國雖然是肉眼看不見的,但當我們接受上帝的主權,讓上帝來管理我們的人生,在你身邊的人是可以感受得到的,因為上帝就是愛。一個充滿愛的人,不論何時何地都能夠令人感到溫暖;一個充滿愛的人,是善良的,是不會傷害人的,更不會做出損人利己的事。唯有愛,才有永恆的價值,亦即是主耶穌說積財寶在天的意思。

想知道什麼有永恆價值,大家如果有去過安息禮拜便會曉得。我覺得在安息禮拜中,是最容易體會什麼是永恆價值。每當有親友悼念死者或講述死者生平,所說的一定不會是死者擁有過多少「看得見」的物質──賺過多少錢、住過那些豪宅、開過什麼名車、嚐過多少美酒佳餚;反而會講述死者為家庭、別人或社會作出過什麼貢獻,付出過多少愛心。

主耶穌說,「你的財寶在那裏,心也在那裏」。今天,我們的心是放在那些看得見的、會朽壞的物質上,還是那看不見的但可感受到的上帝國那裏?誰在主宰我們的人生?是瑪門,還是上帝?願望我們時刻儆醒,不要在不知不覺間出賣了自己的靈魂予那些看得見、沒有永恆價值的東西。

歡迎赴會:

香港中文大學 崇基學院禮拜堂
Chung Chi College Chapel,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主日崇拜時間
Sunday Service Time
星期日上午十時三十分
10:30 a.m., Sunday
地址
Address
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禮拜堂
Chung Chi College Chapel,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崇拜以粵語、普通話及英語即時傳譯進行。
The Sunday Service is conducted simultaneously in Cantonese, Putonghua and English with the help of interpretation.
歡迎任何人士參加 All are welcome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