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April 26, 2024

Vine Media

葡萄樹傳媒

這麼近那麼遠(林豪恩先生)2019.11.10

講題:這麼近那麼遠
講員:林豪恩先生

一。引言

遠近如果是數學題,可量度,可計算,比較容易處理;然而,若遠近是關係問題,尤其是情侶之間的關係,就考起很多人了。近代最偉大的物理學家之一的霍金,能夠計算宇宙星體間的距離,但也表示掌握不到情感的距離。我們這些凡夫俗子更加容易在遠近之間迷失。有投入愛河的男孩子來訴苦說:「我在她身邊的時候,她抱怨我黐身;我去跟朋友玩的時候,她投訴我不理會她。我真是苦啊!誰能救我脫離這取死的遠近呢?」我聽著他們訴苦,心中暗道:「少年,你太年輕了。這個遠近的迷宮,只要你進入,終生也未必能夠拆解。不要以為公主和王子快快樂樂地住在一起,從此就解決了遠近的難題,若你不方便回家問你的爸爸媽媽,張學友這首歌都可以告知一二。

「這麼近那麼遠」 作詞:黃偉文 作曲:張學友
一天一天
日日夜夜 面對面
既相處 也同眠
一點一點
逐漸逐漸 便發現
縱相對 卻無言

靜靜默默
望著熟悉的背面
一彎身影
原來離我多麼的遠
像天涯 那一端
沒法行 前一吋

我 留著你在身邊
心 仍然很遠
我想伸手拉近點
竟觸不到那邊
就欠一點點
但這一點點

最近幾個月,也令不少人驚覺有些平時一起生活的家人,一起出遊的朋友,一起崇拜的弟兄姐妹,大家的距離原來是那麼遠的;同時又發現,有些平日不常交往的人,竟然是那麼近的。人際關係和社會事件,也令不少信徒與上帝的關係陷入掙扎之中。雖說人與上帝的距離只是一個禱告那麼近,但禱告了幾個月,也看不見上帝回應,難免質疑上帝是否遙遠得聽不到祈禱的聲音,還是自己不夠屬靈而上帝不聽禱告,難免令人懷疑自己與上帝關係到底是近還是遠。

今天崇拜,我們不是講愛情專題,也不是研討社會時事,而是透過經課的四段經文思考我們與上帝的遠近。

二。釋經及應用

1。耶利米書:遠近不取決於宗教行為,而取決於行為善惡

14:7耶和華啊,雖然我們的罪孽控告我們,求你為你名的緣故行動吧!我們本是多次背道,得罪了你。
14:8以色列所盼望,在患難時作他救主的啊,你在這地為何像寄居的,又如旅行的只住一夜呢?
14:9你為何像受驚嚇的人,像不能救人的勇士呢?耶和華啊,你在我們中間,我們是稱為你名下的人,求你不要離開我們。

耶利米時代的以色列投訴耶和華離開他們,不與他們同在。他們為甚麼認為耶和華離開他們呢?上文指出當時以色列陷入困境:

14:4因為無雨降在地上,土地就乾裂,農夫為此蒙羞抱頭。
14:5田野的母鹿因為無草也撇棄才生的小鹿。
14:6野驢站在光禿的高地喘氣,好像野狗;牠們的眼目因無草而失明。」

旱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一日復一日,仍然看不見雨水降下,他們開始質疑耶和華視而不見,或者見死不救:

14:8以色列所盼望,在患難時作他救主的啊,你在這地為何像寄居的,又如旅行的只住一夜呢?
14:9你為何像受驚嚇的人,像不能救人的勇士呢?

他們最後說:「求你不要離開我們」。以色列覺得與耶和華的距離很遠,他們的理解是耶和華離他們而去。在逆境長時間沒有改善的情況下,他們的感受及想法,此時此地的我們是可以理解的。上帝是否已經離我們而去?上帝是否離我們太遠,因此對我們的困境鞭長莫及呢?

耶和華如何回應以色列的抱怨和質疑呢?

14:10耶和華論到這百姓如此說:「這百姓喜愛遊蕩,不約束自己的腳步,所以耶和華不悅納他們。現今他要記起他們的罪孽,懲罰他們的罪惡。」

以色列以為耶和華離他們而去,耶和華指出其實是百姓離祂而去。當時的以色列應該會感到大惑不解,甚至覺得冤枉。為甚麼呢?因為下文提到,以色列是做足宗教行為的:

14:12他們禁食的時候,我不聽他們的呼求;他們獻燔祭和素祭,我也不悅納。

既然禁食、燔祭和素祭等都做足,以色列在何事上離耶和華而去呢?人傾向以宗教行為來量度與上帝的離近,例如返教會就等於虔誠,不過,先知一再強調:

「耶和華喜悅燔祭和平安祭,豈如喜悅人聽從他的話呢?」(撒上 15:22)

14:10節下半節指出當時以色列的真正問題:「現今他要記起他們的罪孽,懲罰他們的罪惡。」罪惡不單是個人層面,而是整個以色列的。然而,社會的罪惡未必容易被發現的,尤其是那些在遊戲中勝出的人,更不覺得有甚麼問題,有時,連先知也協助粉飾太平:

14:13「唉!主耶和華,看哪,那些先知常對他們說:『你們必不見刀劍,也不遭饑荒;耶和華要在這地方賞賜你們真正的平安。』」

物必先腐後而蟲生,耶利米指出當時以色列的困境只是內裏腐敗的外顯而已。

14:19你全然棄絕猶大嗎?你的心厭惡錫安嗎?你為何擊打我們,使我們無法得醫治呢?我們指望平安,卻得不著福氣;指望痊癒,看哪,受了驚惶。
14:20耶和華啊,我們承認自己的罪惡和我們祖先的罪孽,因我們得罪了你。
14:21求你為你名的緣故,不厭惡,不輕視你榮耀的寶座。求你記念,不要違背你與我們所立的約。
14:22外邦虛無的神明中有能降雨的嗎?天能自降甘霖嗎?耶和華-我們的上帝啊,不是你嗎?我們要等候你,因為這一切都是你所造的。

14:19「我們指望平安,卻得不著福氣;指望痊癒,看哪,受了驚惶。」這句說話在此時此地的人讀來,或有同感。面對那樣的處境,耶利米的兩項呼籲值得我們參考:

一,14:20「耶和華啊,我們承認自己的罪惡和我們祖先的罪孽,因我們得罪了你。」這點大多數人都明白也同意,如果要拉近距離、修補關係,「承認自己的罪惡和我們祖先的罪孽」可能是必須的第一步。

二,14:22「外邦虛無的神明中有能降雨的嗎?天能自降甘霖嗎?耶和華-我們的上帝啊,不是你嗎?我們要等候你,因為這一切都是你所造的。」這是要求我們確認所信的是誰,我們的主是誰。從耶利米書的記載中,可以看到那個時代的以色列經常掙扎投靠北面的強國亞述和巴比倫,還是南面的強國埃及。其實投靠北方強國或是南方強國意義是一樣的,就是相信強權和武力。耶和華希望他們投靠祂,這才是平安的基礎。投靠耶和華是甚麼意思呢?是超越眼前的強權和武力,相信人是上主創造的,有價值及尊嚴,應以平等和友愛相處;相信上帝討厭罪惡和喜愛公義,並以此建立人際社會。

耶利米書這個片段指出,與上帝的離或近,不是由宗教行為決定,而是與行為的善與惡更有關係。

2。詩篇及福音書:遠近不取決於地理狀態,而取決於心靈狀態

詩篇
84:1萬軍之耶和華啊,你的居所何等可愛!
84:2我羨慕渴想耶和華的院宇,我的內心,我的肉體向永生上帝歡呼。
84:3萬軍之耶和華-我的王,我的上帝啊,在你祭壇那裏,麻雀為自己找到了家,燕子為自己找著菢雛之窩。
84:4如此住在你殿中的有福了!他們不斷地讚美你。
84:5靠你有力量、心中嚮往錫安大道的,這人有福了!
84:6他們經過「流淚谷」,叫這谷變為泉源之地;且有秋雨之福蓋滿了全谷。
84:7他們行走,力上加力,各人到錫安朝見上帝。
84:8萬軍之耶和華上帝啊,求你聽我的禱告!雅各的上帝啊,求你側耳而聽!
84:9上帝啊,我們的盾牌,求你觀看,求你垂顧你受膏者的面!
84:10在你的院宇一日,勝似千日;寧可在我上帝的殿中看門,不願住在惡人的帳棚裏。
84:11因為耶和華上帝是太陽,是盾牌,耶和華要賜下恩惠和榮耀。他未嘗留下福氣不給那些行動正直的人。
84:12萬軍之耶和華啊,倚靠你的人有福了!

這是一首朝聖詩,朝聖者認為,錫安是耶和華的山,所以「各人到錫安朝見上帝」;建在錫安山上的聖殿是耶和華的居所,難怪「在你的院宇一日,勝似千日」。人們都相信地理上的遠近與關係的遠近有關,所以長途跋涉往聖地朝聖,為的是希望更接近神明。

現實往往是多樣性的,在聖殿可能更接近上帝,也可能更遠離上帝。讓我們看看經課的福音書記載那個在聖殿的片段:

路加福音
18:9耶穌向那些自以為義而藐視別人的人講了這比喻:
18:10「有兩個人上聖殿去禱告,一個是法利賽人,一個是稅吏。
18:11法利賽人獨自站著,自言自語地禱告說:『上帝啊,我感謝你,我不像別人勒索、不義、姦淫,也不像這個稅吏。
18:12我每週禁食兩次,凡我所得的都獻上十分之一。』
18:13那稅吏遠遠地站著,連舉目望天也不敢,只捶著胸,說:『上帝啊,開恩可憐我這個罪人!』

處身神聖之地,不等於心靈就會聖化;站在聖者面前,不等於就會謙卑下來。在聖殿,有些人也難以脫去「藐視別人」的高傲;在聖者面前,有些人也掩不住「自以為義」的飄飄然。說到底,聖地只是一處地理位置,聖殿也只是一棟建築物,與上帝遠或近,未必取決於地理狀態,卻在於心靈狀態。

有些狀態是很吊詭的,自以為近得可以拍肩膀,原來伸手摸著的是空氣;自以為遠得遙不可及的,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與上帝的或遠或近,如何判斷呢?是遠是近,誰來判斷呢?

18:14我告訴你們,這人回家去比那人倒算為義了。因為凡自高的,必降為卑;自甘卑微的,必升為高。」

這人是誰呢?就是那位「遠遠地站著,連舉目望天也不敢」又被旁邊那位自義者「抽水」的稅史,他沒有成績表交給上帝,只能夠「捶著胸,說:『上帝啊,開恩可憐我這個罪人!』」

或者,我們也不需要太過計較自己與上帝的遠或近。當我們堆砌證據,展示自己與上帝接近的時候,可能就是遠離的時候。主日崇拜程序的第一部分「預備禮儀」,會否暗示我們「遠遠地站著,連舉目望天也不敢」呢?第二部分「省察心靈」,是否引領我們「捶著胸,說:『上帝啊,開恩可憐我這個罪人!』」呢?我們有甚麼成就值得向上帝展示嗎?我們有甚麼偉業向上帝邀功嗎?沒有,我們只是等候上帝說:「必要赦免你們的罪,洗淨你們一切的不義」,等候帷幕打開,等候聖靈光照。

3。提摩太後書:遠近不取決於人的認同,而取決於跑完當跑的路

4:6至於我,我已經被澆獻,離世的時候到了。
4:7那美好的仗我已經打過了,當跑的路我已經跑盡了,該信的道我已經守住了。
4:8從此以後,有公義的冠冕為我存留,就是按著公義審判的主到了那日要賜給我的;不但賜給我,也賜給凡愛慕他顯現的人。
4:9你要趕緊到我這裏來。
4:10因為底馬貪愛現今的世界,已經離棄我,往帖撒羅尼迦去了;革勒士往加拉太去;提多往撻馬太去;
4:11只有路加在我這裏。你來的時候把馬可帶來,因為他在服事上於我有益。
4:12我已經打發推基古往以弗所去。
4:13我在特羅亞留給加布的那件外衣,你來的時候要帶來,那些書也帶來,特別是那幾卷羊皮的書。
4:14銅匠亞歷山大多方害我;主必照他所行的報應他。
4:15你也要防備他,因為他極力抗拒我們的話。
4:16我初次上訴時,沒有人前來幫助,竟都離棄了我,但願這罪不歸在他們身上。
4:17惟有主站在我身邊,加給我力量,使我能把福音完整地傳開,讓所有的外邦人都聽見;我也從獅子口裏被救出來。
4:18主必救我脫離一切的兇惡,也必救我進他的天國。願榮耀歸給他,直到永永遠遠。阿們!

馬丁路德金在1968年2月6日一次演講中說:「每當有事情發生的時候,怯懦者會問:這樣安全嗎?投機者會問:這樣權宜嗎?虛榮者會問:這會受歡迎嗎?但是良心會問,這是對的嗎?總有一天,一個人必須採取一種既不安全,也不權宜,也不受歡迎的立場,但他必須採取這種立場,因為良心告訴他這是正確的。」(“Cowardice asks the question, ‘Is it safe?’ Expediency asks the question, ‘Is it politic?’ Vanity asks the question, ‘Is it popular?’ But, conscience asks the question, ‘Is it right?’ And there comes a time when one must take a position that is neither safe, nor politic, nor popular, but one must take it because one’s conscience tells one that it is right”)

使徒保羅在他的人生路上,遇上「4:10底馬貪愛現今的世界,已經離棄我」,「4:14銅匠亞歷山大多方害我」,「4:16我初次上訴時,沒有人前來幫助,竟都離棄了我」,或許,他們都覺得保羅的行動冒險,太不明智,也具爭議。然而,有人離去不等於上帝也離去,保羅深信「4:17惟有主站在我身邊,加給我力量,使我能把福音完整地傳開」。保羅不需要問:「我與上帝是近還是遠?」正如互相信任的夫妻不用問:「你是否還愛我?」如果能夠肯定自己所打的是「那美好的仗」,所跑的是「當跑的路」,所守的是「該信的道」,那麼,我們就可以有保羅那分安心,而不需要花心思去捕捉那種飄忽不定的與上帝遠或近的感覺。


香港中文大學 崇基學院禮拜堂
Chung Chi College Chapel,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主日崇拜時間
Sunday Service Time
星期日上午十時三十分
10:30 a.m., Sunday
地址
Address
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禮拜堂  
Chung Chi College Chapel,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崇拜以粵語、普通話及英語即時傳譯進行。
The Sunday Service is conducted simultaneously in Cantonese, Putonghua and English with the help of interpretation.
歡迎任何人士參加   All are welcome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