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September 16, 2024

Vine Media

葡萄樹傳媒

不足夠(林豪恩先生)2018.8.5

語音(廣東話):

不足夠(林豪恩先生)2018.8.5 (圖1)

主題:不足夠
經文:列王紀下4:42-44; 詩篇145:10-18; 以弗所書3:14-21; 約翰福音6:1-15
證道:林豪恩先生

一.引言

有一個問題,直接問自己可能會感到焦慮,所以轉為代其他人回答:「你認為香港即將退休的普羅大眾儲夠錢過退休後的幾十年沒有呢?」

有一間資產管理公司(施羅德)於2017年12月發表一項調查顯示,本港95%已退休投資者後悔當初未為退休積累更多資金,調查亦發現本港61%受訪未退休投資者擔憂退休後的收入不足以提供舒適生活。(文匯報2017/12/13)

2014年5月,有記者訪問在中大教財務學的老師李兆波先生,「請問幾多錢至夠退休呢?」李先生答:「以60歲退休後仍要生活25年,如要求中產生活,退休前至少需1,500萬元儲蓄。」(晴報2014/5/8)

無論是1500萬,還是500萬,對一般「打工仔」來說都是高不可攀的「天文數字」。香港人這種不足夠的狀況和感覺,比環球及亞洲區高出約30%。所以,香港人常常感到沉重的壓力,以及揮之不去的焦慮是有原因的;香港人那麼著急「搵錢」,也是有背景的。

社會的氣氛,以及我們個人的感覺,都常常警惕著我們「不足夠」的狀況,例如:退休金不足夠、醫療保險不足夠、房屋供應不足夠、年輕人競爭力不足夠。。。。。。

「不足夠」這種狀況和感覺,並非現代產物,古已有之。今日誦讀的舊約和福音經課,都提及「不足夠」這現象。這些古時「不足夠」的故事,對今時今日的我們有甚麼啟發呢?

二.內容

1.兩個不足夠的故事

第一個「不足夠」的故事記載在列王記下4:42-44:

故事的大背景在4:38「以利沙回到吉甲,那地正有饑荒。」

飢荒,是指一個國家或地區在某一個時期內沒有足夠的糧食供應,導致局部或全域性的人們逃難,或因飢餓導致的佔人口比例較大的非正常死亡的現象。令人困惑的是,現代科技比幾千年前進步得多,生產力也比幾千年前強大得多,但飢荒仍然出現。非謀利組織ACAPS的「人道概況:2018重大危機分析」指出,埃塞俄比亞將與尼日利亞東北部、索馬里、南蘇丹和也門等地區,面臨飢荒風險。

4:42有一個人從巴力‧沙利沙來,帶著初熟果子的食物、二十個大麥做的餅和新麥穗,裝在袋子裏送給神人。神人說:「把這些給大家吃。」

4:43僕人說:「這些豈可擺在一百人面前呢?」

在不足夠的大背境中,小量的供應,只是杯水車薪,感覺是無濟於事,不能解決問題,也不能解除不足夠的焦慮。

第二個「不足夠」的故事記載在約翰福音6:1-15:

6:5耶穌舉目看見一大群人來,就對腓力說:「我們到哪裏去買餅給這些人吃呢?」

6:7腓力回答他:「就是兩百個銀幣的餅也不夠給他們每人吃一點點。」

其實,二百銀幣並非小數目,大概是當時一個工人八個月的薪金。不過,腓力指出用這款項購買到的餅也不夠給他們每人吃一點點,可想而之現場人數多,需要的巨大,更何況他們上了山,哪裏可以買到那麼多餅呢?

6:8有一個門徒,就是西門‧彼得的弟弟安得烈,對耶穌說:

6:9「這裏有一個孩子,帶著五個大麥餅和兩條魚,但是分給這麼多人還算甚麼呢?」

安得烈說得有道理,「就是兩百個銀幣的餅也不夠給他們每人吃一點點」,五個大麥餅和兩條魚,「分給這麼多人還算甚麼呢」?

不足夠是事實。對著不足夠的狀況,有些回應是「不作為」,因為他們認為杯水車薪,做了也解決不了問題:好像以利沙故事中的僕人:「這些豈可擺在一百人面前呢?」又例如五餅二魚故事中的腓力:「就是兩百個銀幣的餅也不夠給他們每人吃一點點。」及安得烈:「但是分給這麼多人還算甚麼呢?」

幾年前,有一個香港人名叫余偉業,創辦了社企「要有光」,邀請業主以低於市值的租金把空置單位租給他們,他們再分租給有逼切居住需要的市民。當時,也有回應說:「這樣的計劃能夠提供到多少個單位呢?對於解決香港的居住問題有甚麼作用呢?」

「不足夠」的感覺的確會令人感到無能為力,做了也不能解決問題。這種無力感令人無奈地「不作為」。然而,有需要的人仍然存在,如何是好呢?其他三卷福音書都記載了門徒的回應:「這地方偏僻,而且時候已經晚了,請叫眾人散去,他們好進村子,自己買些食物。」(馬太福音14:15)相隔幾千年,門徒的想法和此時此地我們香港人的想法很接近:「自己的需要自己滿足,自己的問題自己解決」,「有錢的住豪宅、幸運的住公屋、無錢的住劏房、走頭無路的去瞓街,各人都吃自己種的果」,「如果沒有條件在香港生活,就不要留在這裏。」物競天擇,適者生存,香港,只適合有足夠競爭力的人存在。在這種目光之下,香港沒有窮人,只有懶人。

以利亞卻仍然看見人們的需要:4:43他對僕人說:「你只管給大家吃吧!」耶穌也並不以為人們聽了他講的道就等於吃飽了,他仍然肯定人們對食物的需要:三卷福音書都記載了他對門徒的吩咐:「你們給他們吃吧!」(馬太福音14:16)面對不足夠,有些回應是否定需求,有些回應是壓抑需求,不過,有些基本的需求不能被壓抑,也不應被壓抑。《世界人權宣言》第25條第一部份如此寫著:「人人有權享受為維持他本人和家屬的健康和福利所需的生活水準,包括食物、衣著、住房、醫療和必要的社會服務;在遭到失業、疾病、殘廢、守寡、衰老或在其他不能控制的情況下喪失謀生能力時,有權享受保障。」

2.兩個足夠的故事

作為讀者,大家已經「劇透」了這兩個「不足夠」的故事,知道兩個故事的結局都變成「足夠」。

第一個足夠的故事是如何發生的呢?

4:42有一個人從巴力‧沙利沙來,帶著初熟果子的食物、二十個大麥做的餅和新麥穗,裝在袋子裏送給神人。神人說:「把這些給大家吃。」

因為有一個人在不足夠的狀況之下,仍記得為地上的出產,為所得的收成而感恩,按著他們的信仰傳統獻祭。

另一個足夠的故事是如何發生的呢?

6:9「這裏有一個孩子,帶著五個大麥餅和兩條魚,但是分給這麼多人還算甚麼呢?」

6:10耶穌說:「你們叫大家坐下。」那地方的草多,人們就坐下,男人的數目約有五千。

6:11耶穌拿起餅來,祝謝了,就分給坐著的人,也同樣分了魚,都照他們所要的來分。

因為有一個孩子,不知道他是否太過天真,把自己的五個餅和兩條魚拿出來;還是好像在小學課室一樣,被旁邊的同學作弄,把他的五個餅和兩條魚拿出來。

如果是兒童主日學,故事講到這裏就可以總結了。老師問:「各位同學,這兩個故事教訓我們甚麼呢?」同學們都會回答標準答案:「拿出來與人分享。」老師就會回應:「答對了!上主甚麼都有,在祂沒有不足夠,祂能夠滿足我們的需要,所以我們不用憂慮,只管把自己有的拿出來與人分享。」沒錯,上主是豐足的,今天的經課中詩篇及書信也如此回應:

詩篇145:10-18

詩人以雛鳥等待母鳥餵哺,比喻上主供應的足夠:「145:15萬有的眼目都仰望你,你按時給他們食物。145:16你張手,使一切有生命的都隨願飽足。」

以弗所書3:14-21

3:18-19能夠和眾聖徒一同明白基督的愛是何等的長、闊、高、深,並知道這愛是超過人的知識所能測度的,為要使你們充滿上帝一切的豐盛。

3:20上帝能照著運行在我們心裏的大能充充足足地成就一切,超過我們所求所想的。

3.把不足夠變為足夠

我們沒有懷疑上帝是豐足的,但不足夠也是我們的真實經驗和切身感受,兩者之間好像存在著巨大洪溝,難以跨越。

好像那位從巴力‧沙利沙來的虔誠信徒一樣,把初熟果子拿來獻祭,或者如那位被傳頌的小孩子拿五個大麥餅和兩條魚出來,就能夠解決我們所面對的不足夠的問題了嗎?現實地想想,可能大家心裏都有疑惑。

去年特首選舉前,其中一位參選人向一名行乞老婦捐贈500元,引起廣泛輿論。當事人重申自己出於善心及憐憫才給錢婆婆,呼籲人們不應用來做政治炒作。當事人對此事的感觀和市民的感觀可能存在相當的距離,當事人視之為個人行為,市民視之為處事者的公共行為。市民心裏有感受:捐贈500元給乞丐算是甚麼?我們當中也有很多人有需要,政府如何回應我們的需要呢?

相信社會上不少人都如這位特首參選人一樣有某程度的善心及憐憫,在某程度上都願意與人分享自己所擁有的。然而,在付出的時候,難免心裏會問:我所交出的會否所託非人呢?他們如何運用我提供的資源呢?我如此做真的能夠對事情有幫助嗎?

今年的財政預算案是否「派錢」又成為激烈的討論,有不少人認為香港社會既然在醫療、福利、教育、房屋等各公共領域都有強大的需要,為甚麼仍要「派錢」呢?為甚麼不投放更多資源在有需要的地方呢?從前香港人嘲笑鄰近的政府「Hea得只懂派錢」,今時今日,香港人也群起要求政府派錢。為甚麼呢?有些人不是否定社會的需要,而是不信任政府能夠把資源運用得好,擔心自己所託非人。

這兩個不足夠變為足夠的故事,其實不一定是常態,當中有各種條件的配合。讀者常常留意到的,是有人願意奉獻自己僅有的,但不常留意的是接收奉獻者是誰及如何處理。如果以利沙收到那人獻上初熟的果子,自己一口吃完,或者藏為己用,這故事的結局就不同了;如果耶穌收到五餅二魚,剛足夠自己的晚餐,或者與十二位門徒每人吃一點,故事的結局也就不同了。會有這樣的事情發生嗎?當然有,而且多的是。在某些地方,官員的財產比他的薪酬多千萬倍,如此龐大的財產從那裏來的呢?會不會當中不少本來是公共資源呢?在一些發生天災的地方,捐款有多少真正用於救災及重建呢?又有多少落入處事者的手中呢?

願意付出的人,希望把所付出的交給以利沙和耶穌這些值得信任的人,今天,如以利沙和耶穌一樣值得信任的人在哪裏呢?如果沒有這樣的人或組織或政府或運作系統,為了應付不足夠而增加的供應,也未必能夠幫助有需要的人。例如金融危機時,各國政府大印銀紙,銀紙去了有錢人的的戶口中,還是貧窮者的手中呢?

有餘的人,或者僅有的人,或者並非不願意分享,他們可能希望把資源交給如以利沙和耶穌這些能夠運用他們所交出的去解決大家的問題,滿足大家的需要的人。今天,如以利沙和耶穌這些能夠運用資源去滿足人們需要的人或組織或政府或運作系統在哪裏呢?

現在仍要等待神蹟嗎?讓我們試試以古代人的眼睛來看看,現代世界處處都是神蹟。運用農業技術而能夠大量生產糧食是奇蹟,工廠運用機械大量製造產品是奇蹟、飛機能夠把人及貨物短時間送到地球上每一個角落也是奇蹟。現今是一個生產力非常強大的世界,奇怪的是這個世界仍有不少人受飢荒之苦;現今是一個科技非常先進的世界,奇怪的是這個世界仍有嬰兒飲營養不足的假奶粉及注射不合格的疫苗;現在是一個物質非常豐富的世界,奇怪的是在這個地界不少人仍處於不足夠的焦慮中。以食物為例,現在我們的世界可能並非處於不足夠的狀況,問題是我們如何處理食物。

2018年7月6日是一個令人屏息以待的日子,不少人在關心中美貿易戰會否開打。運載美國大豆到中國的散裝貨輪「飛馬峰號」於美國西雅圖時間6月18日晚上7時許開出,預計將在本港時間7月6日下午1時抵達。該艘設計時速12.5海里的貨船,以「極速」的14海里橫過黃海,直奔大連。飛馬峰號最後在當天下午5時07分抵達大連港外海,最終趕不及在加徵25%關稅前到達。網上消息指,賣家因買方取消訂單,已將大豆傾倒入大海。這批大豆有多少呢?是8萬噸,估計價值1.5億元人民幣。(東網2018/7/8)這不是個別事件,根據英國時尚精品Burberry去年的報告,這家奢華精品燒毀價值高達2860萬英鎊的庫存衣飾及香水,並解說此舉在時裝業相當常見。(法新社2018/7/20)

四.總結

讓我們想像一下,今天,足夠與不足夠,會否未必再是產量的問題,而可能是價值和操作的問題呢?又讓我們想像一下,人類堅持個體獨自解決不足夠的焦慮,會否令大家繼續陷於不足夠的焦慮之中呢?如果群體一齊面對不足夠的焦慮,會否有可能大家都足夠,而不用焦慮呢?有沒有類似的例子呢?

全球富豪排行榜由2000年開始至今,首十位沒有一位是北歐人;目前世界上最強大的跨國企業也不在北歐,但在眾多幸福調查中,北歐國家總是名列前茅。例如在丹麥,稅收很高,高收入人群的稅率可能高達51.5%。但是,收上來的稅錢通過一系列社會計劃重新投入社會,例如免費大學教育、免費醫療、優厚的產假待遇和失業救濟等。哥本哈根智庫「幸福研究院」的負責人Meik Wiking說:「我們不是在交稅,我們是在投資社會,我們是在購買生活質量。」(2017年 3月 28日BBC中文網)

Silvia是一位土生土長的香港女子,嫁了去芬蘭,無車、無樓、無穩定工作,婚禮簡單地進行。她說:「在芬蘭,福利保障做得很好,即使失業,都不會餓死和無屋住。既然如此,錢就沒那麼重要,快樂與錢也沒有那麼相關。」(2017年12月03蘋果日報)

如何把不足夠的狀況改變為足夠呢?或者,所需要的不再是壓榨大地再加倍出產,不是勞役人類日以繼夜地工作,而是建立一個共享的社群。如何能夠建立共享的社群呢?人對其他人的信任不可少,每個人的價值都被重視,人與人之間的尊重不可少,人們都有機會去參與及建構一個能被信任的公共權力。信任、生命價值、平等、尊重、公平參與等這些價值,基督教傳統中有不少資源可供參考,有待我們去發掘及實踐。

歡迎赴會:

香港中文大學 崇基學院禮拜堂
Chung Chi College Chapel,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主日崇拜時間
Sunday Service Time 星期日上午十時三十分
10:30 a.m., Sunday 地址
Address 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禮拜堂 不足夠(林豪恩先生)2018.8.5 (圖1)
Chung Chi College Chapel,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崇拜以粵語、普通話及英語即時傳譯進行。
The Sunday Service is conducted simultaneously in Cantonese, Putonghua and English with the help of interpretation. 歡迎任何人士參加 All are welcome

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