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April 18, 2024

Vine Media

葡萄樹傳媒

耶穌-罪人的朋友:聖人都有傷心史,罪人也有美將來

聖人都有傷心史,罪人也有美將來 (路加福音路5:27-32)

利未亦是聖經中的馬太。他的故事,是關於一個替羅馬政府向同胞徵稅,並從中牟利;為同事、同鄉並鄰居所不齒且深惡痛絕的一個人。他的社交生活僅限於在同行裡的人。其人在任何其他場合絕不受歡迎,在人群中完全被孤立摒棄。

利未人生的改變在於某一天他遇上耶穌而成為他的門徒。之後,他繼而寫成新約第一卷書。

當利未興奮地召集同事、法利賽人及律法師一起與耶穌進餐時,他們反誚耶穌門徒說:「你們為甚麼和稅吏並罪人一同吃喝呢﹖」

人的過去是不是已經注定他的將來?「改過自新」又是如何開始或發生的?信耶穌是一剎那的決定或是一生的經歷?

耶穌的來臨使靈魂得承救
5:27 這事以後、耶穌出去、看見一個稅吏、名叫利未、坐在稅關上、就對他說、你跟從我來。5:28 他就撇下所有的、起來、跟從了耶穌。 (路5:27-28)

經文第一個突出之處,就是耶穌主動尋找利未。耶穌呼召西門、雅各與約翰後 (路5:10),見到稅吏利未獨坐一處,就到他稅關跟前講了幾個字:「你跟從我來。」耶穌對利未的呼召竟然完整記載在路加、馬太 (太9:9)、和馬可 (馬可2:14) 福音書中。這三卷書都用了同樣的字眼及次序與一樣的長短來記載。福音書中只記載過一次關於彼得 (太4:19) 、腓力 (約1:43) 和一位無名士 (路9:59) 得到耶穌的呼召,但他們是普通人,有一份正常的工作,得平等的待遇。他們的蒙召並無突出之處亦不直得重提,可是,奇異的是,福音書把使徒行列裡最多污點的使徒,利未的蒙召清楚而鮮明地及多次的記載下來。這樣的強調是少有的,故意的,有意義的記載。任何其他使徒的得救和蒙召經歷都未如此矚目。耶穌的福音和呼召目標、任務及完滿的過程成為最受注重而且最矚目的課題。利未的得救經和改變是門徒們所留念的,所以利未的福音是新約的第一本書。

原文記載耶穌是用同樣的眼光來看利未(22)、約翰與安德烈 (約1:38),或者奇蹟餵飽的五千人(約6:5);或是受文士與法利賽人搧動要被群眾用亂石撕死的女人一樣 (約8:10),耶穌沒有用異樣的眼光輕看利未,乃是看他如同其他需要救恩、饒恕與希望的人一樣。利未是一個痛苦、絕望、被誤導、人人視之如惡魔,且不可愛,沒人愛又沒有愛的人。耶穌看見他、尋找他、且拯救了他。在此之前,利未獨坐一處,人生沒有知己,只知為己而活;現在,他為了耶穌的來訪及給予他的機會與挑戰而來做個新的開始。

利未讓我想到奴隸販子約翰紐頓未經耶穌改變之前迂迴的人生。今天,存留在世人心中的紐頓,是歷史上英國最偉大的五個聖詩作曲家之一。他的經典作「奇異恩典」成為美國最受歡迎的聖詩;他的故事以有感情地被廣泛流傳。

耶穌願意並能夠拯救、贖回、並改變像你和我一般的罪人。你對於全世界的人來說可能是一個毒藥、混帳,甚或是一個壞蛋。但是,對於耶穌來說,你卻是一個寶貝,一隻失喪的羊,一個可以成為神的兒女的人。你可能遠離神,對己苛刻,並無力解決自身問題,但是,神千辛萬苦尋找你,呼召你跟隨。利未並沒呼叫耶穌,耶穌也並非停頓休息或偶然遇上利未;耶穌是為了專程尋找並呼召罪人而來。

耶穌的同在使生命可改變
5:28 他就撇下所有的、起來、跟從了耶穌。5:29 利未在自己家裏、為耶穌大擺筵席.有許多稅吏和別人、與他們一同坐席。 (路5:28-29)

焦點現在集中在利未身上。他的所做所為皆很自然地顯示出他的摯誠、重新、與改變。

希臘文與中文聖經翻譯本都把重點放在利未還未起身前已放棄一切。他心意已決,要義無反顧地放棄富貴榮華跟隨耶穌。過去,利未從事一份富爭議性令人不滿的工作,卻有穩定的收入;他再不可能找到另一份薪水更優厚的工作。在今天的社會來說,就是放棄股票証券、大公司優厚的福利和舒適的生活及退休計畫,讓耶穌成為你的上司,管理人,全權統籌你的人生。利未就是如此,全無反悔地把他舊的生命譜上最後一章,成為絕響。他對他以前的生活毫無興趣,在無後悔,不直在受。

我猶記得一位間接帶領我歸主的好朋友。他是一個非常成功、開朗又受歡迎的足球員,被足球聯會挑選他加入了國家青少年足球隊。他球技佳、生活多之多彩、女友眾多。常在俱樂部內把成人雜誌傳來傳去。但是,他只是一個掛名的基督徒,他並沒與耶穌建立一個真正的、有意義的關係。以後他到國外參加職業足球賽時,我們仍有互相通信直至他回來。有一天,他來電請我去他家,去到發現他家人都不在。就在那天,他決定離棄往昔放浪不羈的生活。他拿了一個大垃圾桶出來,從床底下拿出一箱又一箱的成人雜誌,叫我幫忙把它們全數燒毀。那天是一個感覺上很奇怪的日子。他把門鎖上,旁邊放著一桶水以備萬一;然後就開始焚燒雜誌,燒不完的就乾脆撕破丟棄。他本可以把雜誌賣掉、丟掉或撕掉,但是,他希望有一個見証人在場見証他的改變與嶄新的開始。

利未把對舊工作的認投資移成為對朋友的關懷。他把私人儲蓄拿出來為朋友開了一個盛大的筵席。當中有許多舊同僚,現在不單耳聞利未及其他信徒的見証,更可親身目睹耶穌本人並聽見福音。利未不是宗教狂、信教入了迷。他沒把房子變賣,隱居起來躲避親朋好友、遠離社群;相反地,他把他們邀進他的新生活裡及新圈子,把房子開放成為福音中心,讓人能在溫馨、舒服而自在的氣氛下認識基督。對利未來說,沒甚麼比見到舊同僚歸主更寶貴、更有意義、更令他歡欣。

新的利未不再狂熱追求財富,而是篤定地追隨耶穌。在他的人生裡已發現了一個新的人生目標、開始與價值觀;離棄過往,在新的主管下歡然迎接未來。

你是否害怕跟隨耶穌?是否害怕遭親友離棄?是否不願丟棄或失去以前所有?有了耶穌,你就永遠不會孤單、窮困或頹喪乏力 (林後8:9)。

耶穌的嘉許使批評能忍受
5:30 法利賽人和文士就向耶穌的門徒發怨言、說、你們為甚麼和稅吏、並罪人、一同吃喝呢。5:31 耶穌對他們說、無病的人用不著醫生.有病的人才用得著。
5:32 我來本不是召義人悔改.乃是召罪人悔改。 (路5:30 -32)

耶穌之言指出了三大問題:第一,誰需要醫生? (路加福音五章31節:耶穌對他們說、無病的人用不著醫生.有病的人才用得著。) 第二,耶穌呼召誰 (路加福音五章32節:我來本不是召義人悔改.乃是召罪人悔改 ) 第三,條件是甚麼?(路加福音五章32節:我來本不是召義人悔改.乃是召罪人悔改)。

第一,誰需要醫生?你無須是一個宗教狂,但你必須認清自我景況,知道自己為何需要幫助,以及誰可提供幫助。

第二,耶穌今天在呼召誰?並非那些自以為有答案的人,而是那些真心追求答案的人。

第三,條件是甚麼?救恩只臨到所有願意轉離罪惡歸向神的人。

利未有個好態度。耶穌嘉許他的作為並為他申辯。正如耶穌一樣,利未並未介懷別人的觀感評價。他只知道罪人需要福音,機會再眼前,而耶穌的來臨給予罪人一個得拯救的良機。利未的朋友都渴望並願意聆聽他的得救過程,並渴慕親自聽到耶穌,看看耶穌能為他們帶領、帶領他們一起做些甚麼。耶穌不是接受罪人的生活,但他接受他們的友誼和出席。祂並沒阻止或批評罪人,反而把對利未的忍耐、愛心、寬恕同樣加諸他們身上。

耶穌的作為常令人欣賞。他從未附和或刻意逢迎別人。即或在法利賽人和律法師面前,他還是大開懷抱接納稅吏利未並為他而他所做的申辯。他來是為了要讓罪人悔改。他自己也要為此忍受批評、誤解、排斥與死亡。法利賽人不明白為何耶穌要與稅吏和罪人為伍。耶穌對此卻沒有絲毫保留。他來,不是叫罪人吃、喝、玩樂;他來,是為了叫他們悔改、回轉、並與神和好。

結語
有人說:「每個聖人都有一段過去;每個罪人都有一個將來。」耶穌為了那些從不曾也絕不會完美的人來到世間。神使那無罪的、替我們成為罪.好叫我們在他裏面成為神的義 (林後5:21)。你也可以像利未一樣,明白過來,離棄過去,轉變一生。或者,像法利賽人和律法師一樣,擺出一副道貌岸然,難看的樣子,卻過著心胸狹窄、虛假的人生。

耶穌是病者的大醫生,悔罪者的奇妙救主,是神與人之間的中保。你是否傳播福音的管道、神的器皿、和平的使者?耶穌來不是叫悔改得救的罪人變為一個被動無語的聖人,或是安靜默然不語的馴僕。祂喜愛他的兒女宣揚祂的聖名、分享他的大愛、尋找失喪的人。利未把房子整理好,把別人放在己之前,並把金錢用在所關心並有意義的事情上。這就是我們應該學效的榜樣。

附註:
1 Tony Campolo, The Kingdom of God is a Party 3-8, Dallas: Word, 1990

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