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December 6, 2024

Vine Media

葡萄樹傳媒

市井心靈:誰主宰了誰(第 192 期)

19:18 大衛逃避,來到拉瑪見撒母耳,將掃羅向他所行的事述說了一遍。他和撒母耳就往拿約去居住。 19 有人告訴掃羅,說大衛在拉瑪的拿約。 20 掃羅打發人去捉拿大衛。去的人見有一班先知都受感說話,撒母耳站在其中監管他們;打發去的人也受上帝的靈感動說話。21 有人將這事告訴掃羅,他又打發人去,他們也受感說話。掃羅第三次打發人去,他們也受感說話。 22 然後掃羅自己往拉瑪去,到了西沽的大井,問人說:「撒母耳和大衛在哪裏呢?」有人說:「在拉瑪的拿約。」 23 他就往拉瑪的拿約去。上帝的靈也感動他,一面走一面說話,直到拉瑪的拿約。 24 他就脫了衣服,在撒母耳面前受感說話,一晝一夜露體躺臥。因此有句俗語說:「掃羅也列在先知中嗎?」(撒上 19:18-24)

大衛為了擺脫掃羅的謀殺陷阱,先後逃離掃羅和自己在基比亞城的居所,直奔撒母耳的家鄉拉瑪,大衛來到拉瑪見老先知撒母耳,並將掃羅向他所行的事述說了一遍。然而,撒母耳到底能不能保護大衛,倒真是一個疑問,因為當年在吉甲之獻祭事件,撒母耳公開宣告神已拒絕掃羅繼續作王,也形成掃羅與撒母耳公開決裂了(參撒上 15:17-35);而且自從王國成立以來,政治與軍事能量,都向王帝靠攏,撒母耳在政治及軍事上的角色日漸淡化,而且年事漸高,又怎會是保護大衛的可靠堡壘? 尤其是掃羅的狂躁、失常,已經不按常理出牌。

撒母耳和大衛就往拉瑪的拿約去居住。拿約很可能是地名,而原文是指「居所」或「營地」。不少解經家推斷,那是拉瑪城內一個特別的社區,甚至可能是撒母耳所領導的先知學校,拿約就是跟隨撒母耳學習的一群先知的「居所」,此字在這裡是複數,更反映了那是一個群居的社區。故此,當掃羅打發一班捉拿大衛的人,去到拿約之時,見到有一班先知都受感說話,而撒母耳則站在其中監管他們,那完全是合情合理的描述。

大衛開始逃亡生活,他先往拉瑪見撒母耳,然後到拿約暫居,我們可以看到大衛的選擇,仍然以尋求神的僕人之指導,也可以推論為尋求神智慧之方向。我們不妨先假設大衛來投奔撒母耳,目的是投靠這位屬靈領袖所事奉的神。這個假設由大衛回顧一生的頌讚詩所印證,大衛讚美神說:「我的神,我的磐石,我所投靠的。祂是我的盾牌,是拯救我的角,是我的高
臺,是我的避難所」(撒下 22:3)。

掃羅得知大衛行踪,就差人窮追到拿約,但他的部下在現場受上帝的靈感動說話,換言之,神的靈完全控制了他們,他們進入不能自制的狀態,無法執行王帝的差事。掃羅自然不會就此罷休,他第三次打發人去,但被差之人們也同樣受感說話!

然後掃羅決意自己親身前往拉瑪,到了西沽的大井,多疑的掃羅再次搜集情報,就在附近查問當地人:「撒母耳和大衛在哪裏呢?」他得到同樣的答案:「在拉瑪的拿約。」 他就決定往拉瑪的拿約去。誰知奇異的事情同樣發生在掃羅身上,他還沒有抵達拉瑪,上帝的靈就已經感動他,他一面走一面說話,直到拉瑪的拿約,在無發自制的狀況下,這位原本要來殺害功臣和駙馬的王帝,來到拿約的先知學校,再遇撒母耳和大衛。

掃羅所差派去拉瑪的三批人,都被聖靈所難阻和控制,無法捕拿和殺害大衛,反倒「受感說話」,如今掃羅的遭遇,比他的部下更厲害,他還只是在路上,已經被神的靈所控制,不由自主地一面走一面說話。弟兄姊妹,從現實角度出發,看來年邁而且無權勢的撒母耳,未能保護大衛,但神的靈卻親自拯救,叫身陷困境中的大衛,再次脫險。

衣服本來用作遮蔽羞恥,掃羅作為一國之君,卻不能自己地脫了衣服,在撒母耳面前受感說話,一晝一夜露體躺臥,想不到國王以這種尶尬的勢態到訪先知學校。因此有句俗語說:「掃羅也列在先知中嗎?」這句俗語帶點諷刺的語氣:掃羅「竟然」也是先知嗎?按撒母耳記之記敘,掃羅一生共有兩次「受感說話」的經歷,除了這一次,在他初踏政治舞台之時,曾被神的靈大大感動(撒上 10:10),那時的屬靈光景,與這次一晝一夜露體躺臥,何止天與地的差別。

親愛的弟兄姊妹,倘若我們身處危險與艱難之中,我們要選擇投靠祂,邀請祂介入我們的困局,並要確信上帝定會拯救我們,像拯救大衛一樣,因為祂大能的手,完全主宰那些自以為可以主宰別人的人。在時代劇變,職場反覆不定的時候,到底誰主浮沉?我確信是萬軍之耶和華。

香港工商基督徒協會
總幹事
劉國偉
2024 年 5 月 3 日


市井心靈默想

倘若我們身處危險與艱難之中,我們要選擇投靠祂,邀請祂介入我們的困局,並要確信上帝定會拯救我們,像拯救大衛一樣,因為祂大能的手,完全主宰那些自以為可以主宰別人的人。

經文默想及祈禱……

「我的神,我的磐石,我所投靠的。祂是我的盾牌,是拯救我的角,是我的高臺,是我的避難所」(撒下 22:3)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