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March 29, 2024

Vine Media

葡萄樹傳媒

(中國教會歷史)開基與自立-香港基督教會史(二)

香港 李金強

香港基督教會史的發展,當以1949年為分水嶺,劃分為前後兩大時期。自1841年至1949年為歐美差會來港開基,及華人自立教會之出現,宜稱之為「開基與自立時期」。其中1937年中日戰爭爆發,歐美在華差會總部,相繼南移香港,促成香港在近代中國基督教史上,由歐美差會的”後勤基地"轉而成為”司令台"的地位。隨着1949年中國大陸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後,由於革命與韓戰的關係,新政府成立三自愛國革新教會,並終止歐美差會在華宣教。大批歐美傳教士及華人教牧、信徒相繼南移香江,促成香港基督教會的復興及蓬勃發展,而以1997年回歸中國的”97問題",推動本港華人教會的移民海外,是為「復興與回歸」時期。香港由是成為海內外華人教會的”中轉站",並於回歸後,紛紛回國參與國內三自教會的擴充建設,促使國內教會事業的不斷發展。香港基督教會由是成為國內與海外華人教會的橋樑,帶動21世紀華人教會的”繁榮"景象。本文首對1949年前香港基督教會的開基及華人自立教會出現的時期進行探究。

就1841年香港開埠,歐美差會相繼來港,以香港為基地,謀求進入中國大陸開拓工場。故其初香港基督教會乃以西人教會為主,據邢福增依據港府所出版《藍皮書》(Hong Kong Blue Books)的統計,直至1876年華人教會的主日崇拜始見首次超過西人。1897年起,華人參加主日崇拜突破千人,至1908年起達2,000多人,1938年為6,000人,若加入《藍皮書》沒有收錄的宗派及會堂,其時本港信徒人數估計接近萬人,為全港人口的0.6%。

1 其中在香港開基的歐美教會,依次為美國浸信宗、英國聖公宗、公理宗、信義宗及循道宗,以下說明美國浸信會入港宣教開基的歷程。

(一)美國浸信會的開基

香港開埠的宣教事業,乃由美國浸信會傳教士首開其先。早於1835年,該會首先差派列治文(Richmond)第一浸信會之叔末士、叔何顯理(J. Lewis Shuck, 1812-1863; Henrietta Hall Shuck, 1817-1844)二人來華宣教。由於清廷禁教,只得於星加坡及澳門停留,前後6年,無法進行宣教,只得勤學華語,為未來宣教作預備。稍後,另一位浸信會傳教士羅孝全(I. J. Roberts, 1802-1871)亦於1837年抵達澳門,加入傳教行列。及至鴉片戰爭(1839-1842)時,當英軍佔領香港,隨着勝利的來臨,羅孝全率先自澳門遷入香港,是為第一位來港宣教的西方傳教士。而叔末士夫婦亦隨之而至,三人相繼在港島建堂宣教。

叔末士夫婦早於鴉片戰爭前夕,已一度自澳門來港遊歷,留下深刻及美好印象。叔師母於家書中曾說:「香港港口之美,冠甲全球,……並有高聳入雲的丘山,環列四週,青翠美麗,目不暇給……。」及至香港成為英國殖民地,叔牧遂於1842年3月偕妻兒由澳門至香港,並於同年5月15日,在皇后大道,成立本港首間浸信會,至7月19日,進而建成新禮拜堂。該堂不但為本港首間禮拜堂,亦為近代中國第一教堂,深具歷史意義。該會在新堂成立後,每週日舉行中、英文崇拜各兩次,逢週四、五則舉行英文講座,週二為會友聚會。其間又於6月19日設立街市浸信會,並以粵、英雙語向本港軍警、平民進行宣教。而早到香港的羅孝全則至港島南部赤柱,建立教堂,向當地的英軍及操潮語的漁民傳教。與此同時,同會於泰國曼谷傳教的粦為仁(William Dean, 1807-1895)亦於1843年由曼谷來港,借街市浸信會宣教,並於1843年5月28日,建立中國教會史上第一所潮語浸信會,是為美國浸信會在本港之開基情形。

及至1845年,由於美國浸信會出現分裂,在港之叔末士及羅孝全改屬美南差會(South Baptist Convention),而粦為仁則改屬美北差會(Northern Baptist Convention)。美南差會決定以中國為其首要的宣教工場,故叔、羅二牧遂相繼自香港轉移至廣州及上海開教。本港粵語事工,由是沉寂,而留港的美北差會仍以本港為宣教工場。至1847年,且派約翰生(John W. Johnson)夫婦來港宣教,約牧在港11年(1849-1860),仍以潮語宣教,吸納潮語信徒。並於1851年由於約師母去世,續娶荷蘭籍的女傳教士露明娜(Lumina Wakker)為妻,此位”新"約師母對於稍後浸信會在港宣教事工的復興,貢獻良多。及至1860年第二次鴉片戰爭爆發(1856-1860),香港出現排外,發生”毒麵包事件"(1857),約翰生夫婦亦吃了毒麵包,幸而無礙。隨着戰後潮州(汕頭)開為通商口岸,美北差會以約翰生為首,決定進入潮州內地,開拓工場。浸信會在港宣教事工由是停滯,是為香港浸信會史上的「黑暗時期」。至1875年,情況始有新轉機。

1 邢福增:《香港基督教史研究導論》(香港:建道神學院,2004),頁6-7。

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