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April 30, 2024

Vine Media

葡萄樹傳媒

要飯聚,不犯罪(林豪恩先生)2020.10.18

講題:要飯聚,不犯罪
經文:以賽亞書 25:1-9; 詩篇 23:1-6; 腓立比書 4:1-9; 馬太福音 22:1-14
講員:林豪恩先生

一.引言

曾幾何時,崇拜結束後,大家到地下休息室「飲杯茶、食件餅」,閒談幾句。尚有空的就移師禮拜堂對面的教職員聯誼會,大枱小枱,或回應講道,或暢談信仰,或笑談風月,各自精彩。本地人俗稱這樣的一起吃飯為「飯聚」,而這種「飯聚」一直都不「犯罪」的。然而,在疫情之下,如此的「飯聚」蒙上了「犯罪」的風險。某經典日劇主題曲曾唱:「誰會珍惜,當你還擁有?當要逝去,總想挽留。」何時才能夠一起吃飯?此時此地,不單單是家庭和朋友的關注,更是社會議題,甚至是全球共同面對的難題。有沒有想過,一起吃飯,其實也是信仰的議題?今天的幾段經課,都與「飯聚」有關,經文的用詞是「筵席」。讓我們再細閱經文,思考「筵席」的信仰意義。

二.釋經及應用

1.以賽亞書25章:上帝的筵席與巴比倫的筵席
第一場筵席出現在以賽亞書25:6,雖然是一場筵席,其實隠含著兩場筵席。

「在這山上,萬軍之耶和華必為萬民用肥甘設擺筵席,用陳酒和滿髓的肥甘,並澄清的陳酒,設擺筵席。」

你有興趣參加這筵席嗎?或許你有興趣,不過有些人可能會嗤之以鼻,因為他們正在皇宮中享受盛宴,何必長途跋涉去山上「野餐」呢?在經文的歷史時期,在大河的那一邊,就是在巴比倫的皇宮,有一場宮廷盛筵正在進行中,記載在但以理書第五章:

5:1伯沙撒王為他的一千大臣擺設盛筵,與這一千人飲酒。
5:2伯沙撒在歡飲之間,吩咐人將他父尼布甲尼撒從耶路撒冷聖殿所擄掠的金銀器皿拿來,好使王與大臣、王后、妃嬪用這器皿飲酒。
5:3於是他們把聖殿,就是耶路撒冷上帝殿中所擄掠的金器皿拿來,王和大臣、王后、妃嬪就用這器皿飲酒。

巴比倫皇宮的盛宴與以賽亞書25章有甚麼關係呢?當然有關係。還記得伯沙撒王手中拿著的金銀器皿是從可而來的嗎?但以理書明言,是從耶路撒冷聖殿所擄掠而來的。以賽亞書25章的內容正是與耶路撒冷被巴比倫攻陷有關的。

3所以,剛強的民必榮耀你;
強暴之國的城必敬畏你。
4因為當強暴人催逼人的時候,
如同暴風直吹牆壁,

巴比倫這「強暴之國」如狂風掃落葉在古代近東一帶所向披靡,猶大這些小國慘遭蹂躪,連聖殿中的金銀器皿都被搶掠一空。先知用「如同暴風直吹」來形容巴比倫軍隊的攻勢。暴風過後,猶大一片狼藉,苟延殘喘,還講甚麼筵席呢?筵席,只與勝利者相配,被打敗者怎可能有筵席呢?筵席,應該在巴比倫的皇宮舉行,怎可能在頹垣敗瓦的錫安山舉杯呢?以賽亞先知卻在如此的狀況之下宣佈筵席,並說這是「奇妙的事」。

1耶和華啊,你是我的上帝;
我要尊崇你,我要稱讚你的名。
因為你以忠信誠實行過奇妙的事,
成就你古時所定的。

「奇妙的事」是甚麼事呢?就是「在這山上,萬軍之耶和華必為萬民用肥甘設擺筵席」。如此「奇妙的事」怎可能呢?以賽亞先知指出這是可能的,因為「奇妙的事」尚包括,第一,上帝會回應「強暴之國」,毁人城者其城必被毁:

2你使城變為亂堆,
使堅固城變為荒場,
使外邦人宮殿的城不再為城,
永遠不再建造。

第二,上帝沒有忘記苦難中的人:

4因為當強暴人催逼人的時候,
如同暴風直吹牆壁,你就作貧窮人的保障,
作困乏人急難中的保障,
作躲暴風之處,
作避炎熱的陰涼。

因此,耶和華在這山上設擺筵席是可能的。上帝的筵席有甚麼食物呢?有「滿髓的肥甘」和「澄清的陳酒」。不過,食物不是最重要,最重要的,也是與巴比倫皇宮的筵席的分別所在,7-8節如此說:

7他又必在這山上除滅遮蓋萬民之物和遮蔽萬國蒙臉的帕子。
8他已經吞滅死亡直到永遠。主耶和華必擦去各人臉上的眼淚,又除掉普天下他百姓的羞辱,因為這是耶和華說的。

在上帝的筵席,「耶和華必擦去各人臉上的眼淚」,「除掉普天下他百姓的羞辱」。上帝的筵席,是貧窮人的保障,苦難者的安慰,使人性尊嚴得到恢復。巴比倫皇宮的筵席是甚麼呢?他們所吃所喝的,是戰敗國心不甘情不願地進貢的;他們所用的器皿,是靠強暴從戰敗國的聖殿擄掠回來的;他們的狂歡,建築在別人的眼淚之上;他們的狂傲,令別人感到被羞辱。

「強暴之國」巴比倫被上帝審判了,巴比倫消失了。然而,巴比倫的筵席從沒消失。在歷史上,還有多少「強暴之國」用各種方法掠奪別國的來讓自己狂歡暢飲呢?還有多少有力量的人掠奪別人的來建造自己的酒池肉林呢?16世紀至19世紀長達約400年的黑奴貿易中,學者估計非洲人口損失達到三千萬,其中一半被賣到歐美做奴隸,另一半在航運中死去。就算今時今日,仍有生產糧食的人民自己得不到飽足,其實糧食去了哪裏呢?種植可可豆的人,從來都吃不起朱古力,朱古力去了哪裏呢?巴比倫的筵席雖然被興高彩烈,人人趨之若鶩,但這卻是罪惡的筵席,巴比倫的「飯聚」,其實是真正的「犯罪」。

上帝的筵席不是巴比倫的筵席,在上帝的筵席中,「各人臉上的眼淚」被擦去,「普天下他百姓的羞辱」被除掉。因此,以賽亞先知說:

25:9「看哪,這是我們的上帝;我們素來等候他,他必拯救我們。這是耶和華,我們素來等候他,我們必因他的救恩歡喜快樂。」

上帝的筵席是值得參加的、值得等待的。

2.詩篇23:在敵人面前的筵席
第二場筵席在詩篇23篇出現:

5在我敵人面前,你為我擺設筵席;

這個筵席特別的地方,是擺設「在我敵人面前」。在敵人面前擺設的筵席,到底是甚麼筵席呢?解經者有不同的解釋,今次我們參考建道神學院的教授高銘謙博士的見解。

高教授把把「擺設筵席」的傳統與以色列民四十年在曠野的生活拉上關係。他指出神為以色列民降下嗎哪,就是在沒有可能生存的地方為以色列民擺設筵席。利未記十六章描述曠野是阿撒瀉勒的地方,很多學者認為這是一種曠野的魔鬼,而當以色列民在曠野中生存,正正就是在敵人的領域當中生存,這是一種「在我敵人面前」的情況,而嗎哪便是神所擺設的筵席。這解釋得到另一篇詩篇驗證,這詩篇指出以色列民在曠野中埋怨,質疑上帝是否真的能夠擺設筵席:「他們心中試探神,隨自己所欲的求食物,並且妄論上帝說:上帝在曠野豈能擺設筵席嗎?」(詩七十八18—19) 因此,有證據顯示「擺設筵席」與曠野的經驗連在一起。「在我敵人面前,你為我擺設筵席」代表上帝能夠在曠野的敵人領域中做出不可能的神蹟。

詩篇23:4透露,詩人「行過死蔭的幽谷」。由此可見,信靠上帝的人也會陷在「死蔭幽谷」之中。在「死蔭幽谷」之中,最難想像的是「飯聚」,卻容易「犯罪」,所犯的罪就是試探上帝。在曠野漂流四十年,雖然嗎哪從天而降,然而,以色列民還是發怨言,「他們心中試探神,隨自己所欲的求食物,並且妄論上帝說:上帝在曠野豈能擺設筵席嗎?」(詩七十八18-19) 人常常在死蔭幽谷中只看見自己的困難和欠缺,而看不見上帝的作為。

此時此地,你仍相信「在我敵人面前,上帝為我擺設筵席」的可能嗎?還是充滿失望和犬儒地妄論上帝說:「上帝在曠野豈能擺設筵席嗎?」「飯聚」與「犯罪」只是一念之差而已。

3.馬太福音22章:天國的筵席
第三場筵席出現在馬太福音22章耶穌講的天國比喻裏面:

不要以為你請食飯,筵席就辦得成。有些時候,你設擺了筵度,人們都不一定赴會;甚至答應了參加的,到時也會爽約。或許你會說,你請食飯當然沒有人到,如果是王帝請又不同了。是嗎?請聽耶穌的比喻:

2「天國好比一個王為他兒子擺設娶親的筵席,
3就打發僕人去,請那些被召的人來赴席,他們卻不肯來。

耶穌用這個「王為他兒子擺設娶親的筵席」的故事來比喻天國,指出就算天國好像這個筵席那麼愉快歡樂,也有人拒絕參加的。有些拒絕進入天國的,甚至是早前預留了座位的。他們為甚麼爽約呢?

4王又打發別的僕人,說:『你們告訴那被召的人,我的筵席已經預備好了,牛和肥畜已經宰了,各樣都齊備,請你們來赴席。』
5那些人不理就走了;一個到自己田裏去;一個做買賣去;
6其餘的拿住僕人,凌辱他們,把他們殺了。

爽約不一定有甚麼特殊的原因,只是有自己的事情要忙,有自己的人生議程要追尋,而不能容納天國的議程而已。其實,不去參加「飯聚」就不去罷了,何必因此而變成「犯罪」呢?這些爽約者如何「犯罪」?他們「凌辱」、「殺害」派來提醒他們赴約的人。為甚麼他們如此做呢?可能他們的議程和天國的議程敵對,因此,他們以為消滅了那些提醒他們天國議程的人,就可以不受干擾地追逐和推進自己的議程了。

原來天國的筵席也會遇到那麼多障礙,到底誰會進去享受這個筵席呢?

8於是對僕人說:『喜筵已經齊備,只是所召的人不配。
9所以你們要往岔路口上去,凡遇見的,都召來赴席。』
10那些僕人就出去,到大路上,凡遇見的,不論善惡都召聚了來,筵席上就坐滿了客。

為甚麼是他們呢?可能他們沒有太強烈的個人議程,或者他們的議程並非與天國的議程敵對,他們有空間和有彈性去參加這個天國的筵席。

讓我們重問自己起初的問題:你有興趣參加天國的筵席嗎?你的人生議程有阻礙你去參加天國的筵席嗎?

4.腓立比書4:同工,但能同枱吃飯嗎?
今天的書信經課沒有出現「筵席」,難道也與「筵席」有關係嗎?有的,關係就在於沒有提及「筵席」。為甚麼沒有「飯聚」呢?相信不是因為限聚令。那麼,到底是甚麼原因呢?大家又如何能夠協助「飯聚」再成為可能呢?

為甚麼不能「飯聚」呢?

2我勸友阿蝶和循都基,要在主裏同心。
3我也求你這真實同負一軛的,幫助這兩個女人,

友阿蝶和循都基本來應該是「筵席」的成員,保羅特別提名勸告她們,看來他們正處身於不能「同枱吃飯」的狀況,或者「同枱吃食各自修行」的困難。保羅指出,他們兩者並不是敵人,而是熱心的信徒:

3因為她們在福音上曾與我一同勞苦;還有革利免,並其餘和我一同做工的,他們的名字都在生命冊上。

有時就是如此無奈,雙方都是信主得救熱心事奉的主內肢體,但就偏偏不能「在主裏同心」。這些情況,可能也在你的群體中出現過。保羅提醒同伴們見到這樣的狀況不要只顧「吃花生」,而要幫助他們化解矛盾。如何幫助呢?保羅提出以下建議:

第一,在群體中散播喜樂和謙讓:

4你們要靠主常常喜樂。我再說,你們要喜樂。
5當叫眾人知道你們謙讓的心。

把喜樂和謙讓貫注於群體內部出現困難的人際關係之中,可能比扮警察查案,探法官審判,或者扮懲教人員執行刑罰適合得多,因為這不是正邪之辨,也不是敵我之分,只是內部矛盾而已。

關係之中,可能比扮警察查案,探法官審判,或者扮懲教人員執行刑罰適合得多,因為這不是正邪之辨,也不是敵我之分,只是內部矛盾而已。

第二,在群體中保持信靠和盼望,等候那超越人所能理解的和平來臨:
主已經近了。

6應當一無掛慮,只要凡事藉著禱告、祈求,和感謝,將你們所要的告訴上帝。
7上帝所賜、出人意外的平安必在基督耶穌裏保守你們的心懷意念。

常言道,心病還需心藥醫。當肢體間有「心病」的時候,醫心者是誰呢?保羅指醒我們,能夠「保守你們的心懷意念」的是基督耶穌;那醫治心痛的良藥是「上帝所賜出人意外的平安」。

第三,見賢思齊,効法保羅,修養品德

8弟兄們,我還有未盡的話:凡是真實的、可敬的、公義的、清潔的、可愛的、有美名的,若有甚麼德行,若有甚麼稱讚,這些事你們都要思念。
9你們在我身上所學習的,所領受的,所聽見的,所看見的,這些事你們都要去行,賜平安的上帝就必與你們同在。

在「不能同枱吃飯」的困難中,或者遇到群體中有人「不能同枱吃飯」的狀況,我們常常思念甚麼呢?充斥腦海的會不會是誰對誰錯?以及錯甚麼呢?如果想著那些,保羅建議不如思念美好的品德,例如:「真實的、可敬的、公義的、清潔的、可愛的、有美名的」。思念這些,也行出來,情況應該會有所不同。

三.總結
到底友阿蝶和循都基後來能否一齊參加「飯聚」呢?腓立比書沒有交待,不過,我們相信這一定是保羅的期望。我們能否一齊參加「飯聚」呢?相信這也是我們的期望。今天的經課讓我們想到,主日崇拜之後的「飯聚」尚為小事,更值得參加的,是上帝所預備的筵席。上帝邀請我們一齊加入祂的筵席,這場「各人臉上的眼淚」被擦去,「普天下他百姓的羞辱」被除掉的筵席,這場不散的筵席由加入的一刻開始,可以延續至永恒。


香港中文大學 崇基學院禮拜堂
Chung Chi College Chapel,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主日崇拜時間
Sunday Service Time
星期日上午十時三十分
10:30 a.m., Sunday
地址
Address
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禮拜堂  
Chung Chi College Chapel,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崇拜以粵語、普通話及英語即時傳譯進行。
The Sunday Service is conducted simultaneously in Cantonese, Putonghua and English with the help of interpretation.
歡迎任何人士參加   All are welcome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