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September 12, 2024

Vine Media

葡萄樹傳媒

從文化角度看消費文化(駱穎佳博士)

語音(廣東話): 《葡萄樹傳媒》文稿整理:Fanny
主持:葉菁華博士──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神學院副教授
我想大家會覺得很奇怪,怎麼會選這個題目「信仰市場‧消費教會」呢?我猜想大家來參與之前,大槪已有一些印象或關心。我們除了希望能注重學術的探求、真理的追求外,也希望能服侍教會、天國… 為了對香港教會有一個切身的關係,所以我們才選了這個題目。

香港其中一個的特色就是她的憲法──基本法──規定她一定得實行資本主義制度。因此假使在香港要搞些甚麼社會主義制度的話,照道理可以要求司法覆核,因為那是違反基本法的。所以香港這種的資本主義是根深蒂固的。根據研究,香港市民一般認為,資本主義是一樣好的事情──透過市場機制,人人有自由的機會好改善生活…。既然在資本主義裡,市場是一個重要的機制,透過市場(一個無形之手)來分配一些資源,而不是透過政府或國家的機制。現代(或稱之晚期或後現代)資本主義,其實其運作的方式乃是「消費主義」。

「消費主義」──不單個人是如此,甚至一些國家的政策,也是不斷鼓勵民眾去「消費」;大企業也是不斷推陳出新(像你手中的手機、照相機、電腦等等),不停地有一些新的型號出現,不到幾個月,你就發覺如果我不買一些較新的型號的話,我就顯得有點落伍了。透過這種的消費,人就從中獲得滿足。

我覺得教會有兩方面是需要在此兼顧:

一、教會本身是一個屬靈的群體──是上帝的子民、基督的身體、聖靈臨在的群體──所以她有一個「神學性」。

二、在社會上,她乃作為社會組織的一部份,與民間的宗教或社團,有一些雷同性。因此作為社會其中的一個組織,她必然受到當時社會文化等的影響。所以如果說教會完全不受這個文化所影響,實際上是相當困難的。基督耶穌本身是道成肉身來到世上,祂的身體、教會也在這世上,所以也必然地會受到這個社會文化所影響的。

因此我們作為社會的一份子,我們要不斷地去醒察,究竟我們在這個文化當中該如何來回應、自處?會否有一些是不符合我們作為基督身體的一部份特徵呢?教會既然作為一個社會組織… 甚至有一些人數眾多的教會,她沒辦法不採取一些有效的商業系統或行之有效的企業管理方式,透過這些的管理,能夠把教會在各方面上管理得井然有序,有能為了一些教會增長的目標不斷的進發。亦因如此,就採取了許多市場學、市場化的策略,希望能更多地推廣教會,使更多未信主的人知悉福音… 這都是以會眾的取向為主導。有些學者或教會人士也曾提出,現代教會的會友,很難避免一種所謂的消費主義的取向,因為他們對教會也有這一種的傾向。

我自己曾在美國留學,想找教會落腳,與牧師傾談了幾句,那些會友講了一些話,說:「哦!你是 “Church shopping”(逛教會)。」我一聽到,就感到很難受。因為在我的思想裡頭,教會是屬靈的家,你不會「逛」自己的家,對吧?沒有理由自己去「選購」自己屬靈的家吧!不過,他們真的有這種 “Church shopping”的態度。或是有一些人回到教會裡,是希望能夠找到某一些屬靈經驗或其他的東西來滿足他的需要… 因此,一些學者或教會人士也指出,現代教會實在很難避免出現這種狀況。

以上所提及的,待會嘉賓講者們也應該會有機會作出一些回應,當中可能對於當今教會有一些批判、提醒,無論如何,幾位講者們對香港教會假使有一些「責之切」的話,也是本於「愛之心」的態度,大家都是愛教會,希望基督的教會能夠更符合上帝的心意。

接下來有駱頴佳博士從文化的角度來回應這個課題。

駱頴佳博士──香港浸會大學通識及文化研究課程講師
當我在思考這題目時,有兩件新聞受這個消費主義或消費文化的影響。

第一、最近喬布斯的離世。他與一般企業的CEO離世有很大的不一樣──許多美國人湧去Apple的旗艦店去悼念他…。這個讓我們看到消費文化的影響力,它可以把某件產品的發明者成為一個很宗教性的圖像 (Icon) ──假使你上網搜尋一下,你會發現有人把喬布斯的樣子掃瞄進去漫畫摩西的臉上或十字架上面──這是一種很宗教性的想像。

第二、美國最近有許多社運份子佔據華爾街,有些還宣稱這是華爾街的苿莉花革命。他們的背後當然有著許多的訴求,人民已無法承受整個股票或金融的架構被一群所謂的華爾街大鱷或精於金融遊戲的一群人所壟斷。

我不曉得你怎麼看這兩件事?這兩件確實可以反映整個世界如何受到資本主義文化的影響。這裡頭又有一些蠻吊詭的事情。一方面有一些人很崇拜某一些的人,將之成為一些很宗教性的崇拜;另一方面,有些人開始發現這種過度資本主義化或過度市場化的經濟體系,已開始動搖整個世界的經濟。大家看看歐洲現在的情形,這問題是相當嚴重的。

過去的暑假,我剛去了荷蘭旅行,歐洲人對整個歐洲共同體(歐盟)的看法是相當悲觀的。我碰見一個比利時人,就一直在咒罵那些希臘人:你看他們多懶惰,甚麼事也不去做… 而德國人就像一頭牛一樣拚命地去工作… 那有甚麼公平可言?為什麼還有去補貼他們?如此,你就可以看到整個歐洲的文化正面臨著一個危機。如果大家一起去留意這兩件事,其實消費主義的文化或一些稱之為新自由主義的經濟,都在沖擊著我們整個世界。

我今天想從一個文化研究學者及基督徒的身份來思考這個問題。

當許多教會討論到有關消費文化這個課題時,仍然停留在叫年青人不要去消費,要過一些簡樸的生活,手機夠用就可,不要故意弄壞再去換另一台新的…。我覺得這種的向度是沒有錯,因為聖經也叫我們要做一個好管家,善用資源、金錢… 這個的確是需要我們來思考的。但我也挑戰他們來思考一下:你別以為我們好像很簡樸,不去參與消費文化的潮流,就可以不受消費文化的影響,因為「消費文化」最滑頭的地方,則是它能用一種很透明、非消費的方法來影響你,而你也默默地在受著它的影響。

今天我們稱之為「全面市場化」,帶來甚麼現象呢?它乃讓我們不知不覺地成為一個消費者。我不是一個反市場的原教旨主義者,因為我不覺得市場是錯的,這個世界的確又需要某一些的經濟活動。我所擔心的是,如果今天以市場為導向的價值正以一個壓倒性的姿態,來控制一些不應該由市場控制的地方,這就值得大家來注意。舉例來說,我在大學裡任教,大學本身可以使用一些市場手法來宣傳、推廣大學的,像老師要參加甚麼家長日,與家長會面、講解科系的課程等等…,這本來是沒有問題的,但教育本身是要建立人的生命、學習知識、追求思考的一個地方,但如果今天讓市場化來控制的時候,這些好的素質會很容易地被扭曲。像教授、老師本應該是傳遞知識,但有一些學校,如果受到市場化的影響,那麼學生就會成了「顧客」,而原本老師是要對學生作出教導、評估…,但有些老師可能懼怕一些「顧客」的評核,而把標準調低…,相反,今天學生們繳了許多錢來唸書,為了要討好你,就把教育的原意給扭曲了。

今天教會裡頭也發生這種問題。去教會不是為了買東西,對吧?去教會是為了敬拜上帝,與弟兄姐妹建立一個屬靈團契的生活,在裡頭學習聖經、聽道,接受牧師的牧養等等,但今天整個消費文化或商品化,很容易把教會這些的價值給扭曲,而這種的扭曲有兩種的現象:

一、來自信徒。他們把自己看作為一個「消費者」,而消費者的思維方式乃是「買服務」──服務不好,就會不滿,繼而投訴。另外,消費者可以有「選擇權」,這是自由經濟最受到欣賞的地方。今天在資本主義的社會裡,信徒有時候也以這種的心態來去教會──那所教會有沒有提供一個很好的服務呢?主日學夠嗎?…。如果我們今天是以一個「買服務」的心態來去教會,那便很容易使用了這個角色。反過來,教會的神學是要你來學習「服侍」,但你卻以「教會能否好好的服侍你?」、「牧師的講道是否有娛樂性?」等等來衡量…

消費文化除了使你成為一種「買服務」的心態之外,它其實也是很「娛樂化」──那樣東西好不好笑、夠不夠娛樂性、牧師的名氣夠大嗎?、這教會有名望嗎?──這些如果本末倒置地取代了信仰核心的東西時,這才是我們值得來擔心。

今天的人常說:現今人不願意委身。我不想把這個全然歸咎於消費文化的現象,但是我們確不得不排除我們在這個文化底下有一種潛在的影響──我已經付出了那麼的時間,又奉獻,而教會卻不能提供一個很好的服務。

二、來自教會。教會如果也受到這種消費文化影響的話,會否把自己看作為一間「公司」呢?牧師是一個 CEO:我如果提供不了一個很足夠的服務、或者與其他同行競爭失利的時候,我為了討好你,就不得不扭曲應該給信徒的信仰元素。我記得我在加拿大唸書的時候,也曾經聽過一個例子:有一間北美很大的教會,它裡面有一間很大的咖啡店,如果你覺得牧師講道很無趣,你就可以坐在咖啡店裡,邊喝邊聽道。我不曉得這是否北美的一種模式,但這是一種很消費者消費的模式,這是我們值得留意的。究竟今天的教會,會否為了討好會眾,去掉一些基本的信仰要素?像我有一些教牧的朋友,他們說現今的人不願看聖經,因此有一些從事青少年工作的,怕青少年無聊,就少去查經,或一年查經一次,而大部份時間就去玩,看看電影… 務求使大家覺得去教會或這宗教不是一個沉重的負擔。

消費文化是儘量把事情變得輕省。但是對於信仰,如德國神學家潘霍華所說,追隨基督就是要背起十字架來跟隨主。信仰在某種程度上,是有一種挑戰性、難度性的。但今天我所擔心的,是否有一些教會為了怕信徒的流失、為了競爭、或許為了把這信仰更合乎某一些人的口味,而把信仰核心的東西給扭曲(像有些禮儀教會要扭曲自己的一些信仰禮儀傳統或神學)。我想這是值得我們去注意的。

《葡萄樹傳媒》文稿整理:Fanny

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