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December 5, 2024

Vine Media

葡萄樹傳媒

#133 敬拜真諦

敬拜真諦(詩 96篇)

肢體對崇拜的態度、表現也是反映教會的質素高低數據之一:一些人在崇拜中遲到早退、奉獻時沒有回應、歌頌時閉口不唱、聽道時心不在焉,甚至瀏覽網頁,在崇拜時吃喝,有些愛侶甚至有較親密的行動,這一切均反映著我們輕忽了崇拜的真義。不得不承認一些我們慣常做的事往往會成為習慣、循例而忘記了背後的意義。故此今天我們再重溫敬拜的真諦,再反省我們現今崇拜的態度能否討神的喜悅,深信我們崇拜的態度與表現有所改善,個人及教會會更蒙神的祝福。

敬拜心態
崇拜是教會最基本的性質與功能,也是永恆的服侍,一天我們到主面前已不再需要傳福音,但仍需崇拜,可惜今天不少並未重視崇拜,或許一些人著重個人靈命的操練,但卻不重視群體敬拜,而我們教會是屬於福音派教會,受自由教派的影響,不崇尚禮儀,甚至不拘泥形式,結果往往在自由中沒有重視秩序,我們將每一個項目視為節目,其實形式不過是精神的表達,真正的秩序是屬靈的內涵與深度。

敬拜(worship)是兩個字worth-ship組成。敬拜神是神應得的、配得的尊榮歸與祂的意思,這字顯出客觀成份,把對方應得的歸給祂,故此我們對神的認識深淺是直接影響著我們崇拜的表現。

崇拜的精神必須虔誠、恭敬,有敬畏的心,「惟獨祢是可畏的!祢怒氣一發,誰能在祢面前站得住呢?」(詩 76:7),「誰曉得祢怒氣的權勢?誰按著祢該受的敬畏曉得祢的忿怒呢?」(詩 90:11),神是創天造地、掌管一切的主,祂是超然、榮耀、尊貴的神,故此我們必需謹慎小心,絕不能輕忽。

正因對神的尊重、敬畏,故我們怎可遲到、輕慢,甚或隨便衣著?以賽亞先知見到神在寶座,侍立的撒拉弗很特別,「其上有撒拉弗侍立,各有六個翅膀:用兩個翅膀遮臉,兩個翅膀遮腳,兩個翅膀飛翔」(賽 6:2),他們遮臉、腳因覺不配被神看到才會如此,因此我們在衣著上要檢點,我們不講求貴價否,乃是要端莊,不是單講求舒適,乃要合宜;當然事奉者是代表,要求更高。

但在敬畏中又包含著順服與敬愛的心,「你要盡心、盡性、盡力愛耶和華你的神。」(申 6:5),因神的愛、主的救贖我們才能得救。崇拜是人對神的慈愛、憐憫有所回應,內心深受感動,從而在外表現出來,崇拜是體會神的同在,故此崇拜是我們得救後的經驗,當以色列人被埃及軍兵追殺,到紅海時前無去路後有追兵,面對絕境時因神的拯救,不單度過紅海,及後追兵被淹,他們在米利暗帶領下歌頌讚美神,《出十五章》便是以色列馳名的讚美詩。同樣底波拉之歌也是如此(士五章),是他們經歷神的拯救、得勝而歌頌這位施行拯救的神。故此崇拜是給基督徒參與,未信者是不會體會到當中的意義。

崇拜真正的主角重點不是講員,乃是神,我們應將焦點放在神身上,陶恕博士(A.W. Tozer)「崇拜是一種心靈專注、仰慕神的態度,同時集中於神的思想狀態中,這種態度乃是恆久傾慕、尊敬」。

《詩篇九十六篇》是詩人呼籲人敬拜神,v.1-3詩人深深感受神的大能而勸勉人敬拜神,v.4-6述說神為何那樣配受讚美,v.7-10指出人該如何敬拜神,v.11-13再回到起初那點,要全世界都讚美神。(不會詳細研讀,請肢體好好查閱)

歌頌讚美
崇拜不是單聽一堂道,其實崇拜最重要是讚美、歌頌的時刻,「來啊,我們要向耶和華歌唱,向拯救我們的磐石歡呼!我們要來感謝祂,用詩歌向祂歡呼!因耶和華為大神,為大王,超乎萬神之上。」(詩 95:1-3),「你們要向耶和華唱新歌!全地都要向耶和華歌唱!要向耶和華歌唱,稱頌祂的名!天天傳揚祂的救恩!」(詩 96:1-2),崇拜時是群體一起向神頌讚,是充滿著感恩的情懷,默念神的恩慈與作為,詩篇常記載神在過往的歷史中施行的拯救,從而發出讚美,而帶領敬拜者開始時的詩歌是以神為中心,使人透過頌唱詩歌對神發出敬畏的心,或呼籲人來一同敬拜神,是全民的投入,我們不要懼怕會否走音,只要用心唱神便喜悅,縱使我們有陣子不開口唱詩,但也是聆聽、默念詩歌的內容,讓它觸動我們的心靈,透過聖靈使我們更融入敬拜中,故此講道前的歌頌讚美時間是會友最落實參與敬拜的時段,若我們遲到便失去崇拜中最重要的部份。崇拜是一個獻祭,我們不單有金錢的奉獻,更是嘴唇所獻上的祭(來 13:15)。

當然敬拜是有不同形式,一些教會的敬拜是站立,手舞足蹈、跳躍,這也不是不應該,聖經中也給我們看到當他們經歷神的拯救時,開心雀躍便會跳舞、歌頌,詩篇亦有不少經文提及「舉手」讚美神,故偶爾有這些形式敬拜是可以的,但又不應成為習慣,因按聖經及傳統的敬拜是較靜態的,甚至俯伏以表尊敬(尼 8:5-6),若在一些特別崇拜、慶典中可以有此形式敬拜,而不是恆常如此,因客觀關係──地方、參與者年齡──也不適宜常如此。

誠心認罪
舊約中,神是以色列的聖者,祂是在「你們中間的聖者」(何 11:9),這不單指神與人有分別,祂是超然的,故此敬拜祂的人必須同樣是聖潔,我們不單分別時間、地方出來朝見神,也要道德上有聖潔的表現,「你們要追求與眾人和睦,並要追求聖潔;非聖潔沒有人能見主。」(來 12:14),「當以聖潔的妝飾敬拜耶和華;全地要在祂面前戰抖!」(詩 96:9),故此我們崇拜前應好好安靜、省察自己可有一些隱而未現或未曾對付的罪在我們身上,若有這樣又怎能好好敬拜神。

以賽亞先知在聖殿中見到神的聖潔、威嚴也呼喊「禍哉!我滅亡了!」,故此我們應有認罪的時間,深深省察不單個人認罪,也為軟弱的肢體、牧者認罪,求神赦免,使關係得以重建,「神啊,求祢鑒察我,知道我的心思,試煉我,知道我的意念,看在我裡面有什麼惡行沒有,引導我走永生的道路。」(詩 139:23-24),敬拜者的呼喊:「耶和華我的磐石,我的救贖主啊,願我口中的言語、心裡的意念在祢面前蒙悅納。」(詩 19:14),每一位神的兒女到神面前很難沒有罪愆,但當我們向神誠心認罪,神憐憫赦免,我們便再得救恩之樂,「祂赦免你的一切罪孽,醫治你的一切疾病。祂救贖你的命脫離死亡,以仁愛和慈悲為你的冠冕。」(詩 103:3-4)

有些教會崇拜是有「認罪」的環節及「宣赦」,縱使我們沒有這明顯的「程序」,但我們也應有此禱告,故此我們不單在崇拜中不應遲到,因這會影響了別人及沒有參與重要的環節──歌頌、讚美神外,我們更缺少了安靜的時間去思想、禱告。

若我們見工面試前會有準備,了解那間公司的運作;運動比賽、游水需要熱身;我們對崇拜的準備又如何?可有先在會場中安靜等候?有陣子有些矛盾,我們會與弟兄姊妹交往,但其實需要在主前靜默,「惟耶和華在祂的聖殿中;全地的人都當在祂面前肅敬靜默。」(哈 2:20),在主前先認罪、懺悔求主潔淨,預備心靈迎見神,禱告不是崇拜的全部,但卻是必有的部份,因禱告正是表達我們與神關係的一種途徑,在舊約中有85個禱告,詩篇中最少有60篇是整篇的祈禱,另有14段詩篇的經文可稱為祈禱,而詩篇中的禱文大都是頌讚至高的全能者,故此必需有個人及群體的禱告。

聆聽主話
崇拜是神人交往,互相交流,崇拜是一個神人對話的時刻,歌頌、讚美、禱告是向神表達我們的感恩呼求,而當中有聆聽主道,是主向我們講說話。

以賽亞先知在聖殿中見到神榮耀的寶座,看到神的尊貴,撒拉弗呼喊”聖哉!聖哉!聖哉!”,他深深感受到自己的不潔與罪惡──縱使他已是神的僕人,在別人眼中生活、道德也不錯──他向神呼求赦罪,神潔淨了他,之後他便聽到神的說話(賽 6:1-8),故此悔罪、謙卑主前是必需的。

崇拜也是神向人啟示關切與愛顧,神透過祂僕人的宣講教導他們。昔日”水門事件”子民得到大復興也因為神僕人宣教其律例,教導他們(尼 8:1-3)。故此我們很著重宣講,不能輕忽,因為代表神將其心意闡明,教導肢體,絕不能輕率,同樣,領敬拜者亦然。但神的道不一定容易接受,我們會因神的話語被刺痛,「神的道是活潑的,是有功效的,比一切兩刃的劍更快,甚至魂與靈,骨節與骨髓,都能刺入、剖開,連心中的思念和主意都能辨明。」(來 4:12),但我們可反思為何有此感受而遵從主。

應有回應
一些教會很著重敬拜,是很活潑、滿有動力──當然一些人又未必接受,但卻輕忽宣講;一些教會注重禮儀,每項禮儀均有其意義,但又變成規條式,一成不變而會沉悶;有些教會著重宣講,又輕忽了整體是敬拜,故強項可以成為弱項。

其實我們要回應神的呼召,金錢奉獻是其中一項。奉獻等同舊約中的獻祭(可惜實質數量有很大的差距),奉獻是崇拜的外在行動,可說是一種行動的禱告,以象徵的行動表達崇拜者的虔誠與感恩,昔日獻祭背後的意義是承認一切原屬於神,神有絕對的主權,人所領受的乃應向神獻呈。「民中的萬族啊,你們要將榮耀、能力歸給耶和華,都歸給耶和華!要將耶和華的名所當得的榮耀歸給祂,拿供物來進入祂的院宇。」(詩 96:7-8),此經文很清楚的闡釋我們要有心靈、言語的頌讚,但卻不能取代實物的呈獻「拿供物來進入祂的院宇」。「誰也不可空手朝見我,因為你是這月出了埃及。」(出 23:15下),故此奉獻是敬拜的內容之一,奉獻是對神恩典的回應,是愛神的實際行動,是信徒應有的責任,是對神教會的承擔。

但更重要是怎樣回應所領受的教導,以賽亞先知聽到神的心聲,面對那些頑梗心硬的子民神仍不放棄他們,祂呼喚「我可以差遣誰呢?誰肯為我們去呢?」(賽 6:8中)。留意神沒有指定誰一定要去,神願意人自願的回應祂的呼召,這顯示了神的權威與人的自由,結果以賽亞先知便回應了神的呼召,「我在這裡」,原文只是一個字「看!」,在字尾有代名詞:「我」,直譯是:「看我!」,以賽亞起先是看到自己的污穢,但得潔淨後便不同了!他有信心,不敢逃避,不敢推諉,只有依靠與順服,”我不敢背向祢,因逃避不了!只有面向祢!祢看到我的無知、無能,但求祢施恩,祢看到我的污穢,但求祢潔淨,求祢差遣、指引”。若我們只是單單崇拜,而之後沒有甚麼立志回應,這便與看完一齣電影散場後沒有甚麼影響無異。

崇拜本身是一串的動作,崇拜的結果也是行動,永遠不會靜止,我們要承擔使命,將那份使命帶離教堂,活在家人、工作間、人群中,這才是真正的崇拜。故此我們教會在崇拜中最後一部份是”領受神差遣”,我們透過一首詩歌在神面前立志,隨即由牧者代表神給予祝福,但不單祝福,更是差遣我們進入人群中,正如以賽亞領受使命後便面對當時的國民般,”安靜默禱”乃是使我們有一短時間在神面前禱告,為自己的領受、面對的挑戰祈求才離開,願我們不輕忽此環節。

請記著:我們要對神有尊敬,在崇拜中有合宜的表現,若我們隨便輕忽,我們只會聽到神宣告:「甚願你們中間有一人關上殿門,免得你們徒然在我壇上燒火。萬軍之耶和華說:我不喜悅你們,也不從你們手中收納供物。」(瑪1:10)

最後想分享本當在崇拜中往往在兩難之間:
傳統 Vs 新穎
一些敬拜的形式、詩歌對一些人而言是陌生,另一些人是熟悉,但盡量走中庸之路。

嚴苛 Vs 寬鬆
當面對一些肢體在崇拜中不太理想的表現,我們是一個愛的群體,怎樣面對之?體諒或責備?

漫長 Vs 精簡
我有陣子被投訴信息太長──正如今次講道,但知道很多肢體未必對此信息有所了解,故語重心長地教導,對一些人而言卻是漫,故此長或短…

浪費 Vs 環保
看到教會的程序表真覺浪費,但不印問題更多,肢體未必知教會的事,這又如何…
請你們給我指示吧!



歡迎肢體對牧者宣講作出回應

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