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April 25, 2024

Vine Media

葡萄樹傳媒

#175 孰先孰後

孰先孰後
(該1:1-12)

哈該書信息針對帶領重建聖殿的領袖及子民。

背境:
猶太人回歸只有五萬多人(拉 2:64-65),重建已受破壞七十年之聖殿。起先他們樂於投入,第二年已開始重建;剛立好根基(拉 3:8-13),卻因撒瑪利亞人控訴而被迫停工。怎料一停十七年,十七年後,神曉諭哈該作出教訓。

1. 時辰未到?(該 1:1-2)

「萬軍之耶和華如此說:『這百姓說,建造耶和華殿的時候尚未來到。』」(該 1:2)

信息一開始很清楚指出這是神的命令,不是出於人的傳講。「萬軍之耶和華」(在舊約出現三百多次,但247次是在先知書中,哈該書14次,撒迦利亞書53次,瑪拉基書24次,三卷書篇幅短卻佔了近百次,可見是被擄歸回後先知常用),這表示神是滿有權能、統領萬軍,可制服一切強敵;也指天上眾星,指神掌管宇宙一切,這給他們信心、安慰與鼓勵。

「這百姓說」已顯出神的不滿,因過去神稱他們為「我的百姓」,這與較親密的稱呼有異,這是有譴責的意味。

此信息向兩位領袖宣講,這顯示領袖已接受了百姓的託辭──”時候尚未到”。那時子民認為「時候尚未到」,這是他們面對「現實」的結論,因為他們回歸後要面對很多的問題,要好好重建自己的家園、在困境中如何生活、忙於生計,真的自顧不暇,又怎有餘力去建殿呢!好的領袖要體諒子民的需要,接納他們的軟弱;但太多的體諒往往會失去立場與原則。作為屬靈的領袖不應體貼自己的肉體需要,更要認識別人的問題,才能作出真正的教導,踏上靈程路上需信心。傳道者、神的僕人責任重大,要好好教導,我們不僅是輔導員、安慰者,聆聽與共感是需要,卻不是我們所有任務,不管我們對人有多大的同情與理解,還是要直接指出其罪,與應作的事,故牧者應直率好好教導。

「拖延」與「拒絕」似是類同但果效卻有異。有陣子拖延帶來的傷害、影響更大。「拖延」不是不作,只是遲些才做;但遲至何時卻沒有清楚界定與指標。

基督徒不會說:不應該靈修親近神,但我們總說累、不明、休息一會,待放假才靈修,結果…

基督徒不會說:不應該參與崇拜尊崇主!但我們很多時說:疲倦、天氣不好、孩子要考試,結果…

基督徒不會說:不應該順服主奉獻!但我們很多時說:入不敷出、很多開支,結果…

基督徒不會說:不應該參與事奉、關心人,但我們自覺力有不逮、有很多事要作,結果…

人總喜歡找一些藉口不作該作的事,我們常說「等機會」,「機會」──不是我們去等的,乃是我們去找、去抓。主與門徒對一些事情的觀點不同──「你們豈不說『到收割的時候還有四個月』嗎?我告訴你們,舉目向田觀看,莊稼已經熟了,可以收割了。收割的人得工價,積蓄五榖到永生,叫撒種的和收割的一同快樂。」(約 4:35-36)──屬世與屬靈的眼光是有分野的。我們不要讓「明天」苦害我們──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萬事成蹉跎。若不能抓緊機會,機會便不再。我們可有本想作但卻因為一些「等候」結果是「束之高閣」不了了之。

2. 以己為先(該 1:3-4)

他們起先真的受壓力、困難而停下來,欲等候壓力稍退才再上路。但卻一停便十七年──這也是為甚麼我們那麼著緊肢體不可停止聚會──當停下來時,他們便將目光從神身上轉到自己身上。

他們說:「建造神的殿時候尚未來到」,似乎很有理由,其實是很矛盾。他們缺乏木材,但現今卻住”天花板”的房屋,難道自己享受、住豪裝大宅卻是合適的時候嗎?那裡有很強烈的對比,自己住的是雍容美觀、舒適的房屋,另一邊聖殿是廢墟、凌亂、荒涼;但他們卻住「天花板房屋」即是豪華的裝修。可見他們並非一貧如洗、無力奉獻。

3. 孰先孰後?
神絕不想人在貧窮中掙扎下去建榮美的聖殿,祂卻不願人忽略聖殿。我們該注意優先次序,先重修聖殿,再造自己的屋宇;兩者均不能簡陋,只是次序問題,應先後有序,不能本末倒置。

神的責備乃因這些人非真正財富不裕、人力不夠、時間不足,只是他們將最好的投放在自己身上。

基督徒的生活準則:「以神為先,以己為次。」越經歷神的愛、越深享受神的恩典、對神認識越深、對祂信心越強的人更懂得怎樣將神放在首位,以神得榮耀為目標。正如:大衛平亂後入住皇宮,但神的約櫃仍在帳幕中而內心不安,因此要建造聖殿 (撒下 7:1-6),但此際百姓卻是麻木。若我們的事奉、奉獻是我有空的、有多餘的才會付上,這並非聖經的要求。

「奉獻」是尊重神、榮耀神的其中一個明證與方法。「不一定奉獻很多金錢的人便是一定愛主,因有些人會沽名釣譽,但反之一個愛主的人必然肯樂意奉獻」「且因我心中愛慕我神的殿,就在預備建造聖殿的材料之外,又將我自己積蓄的金銀獻上,建造我神的殿。」(代上 29:3)

沒有犧牲、沒有付上較大的代價是不會經歷神的豐富與供應,絕不能經歷到「信心」寶貴的功課。如:先知以利亞到一寡婦家,似不近人情要求餅,寡婦回應只有一把麵、一點油,卻願擺上,但擺上了後她甚麼都沒有了。「以利亞對他說:『不要懼怕!可以照你所說的去做吧!只要先為我做一個小餅拿來給我,然後為你和你的兒子做餅。因為耶和華以色列的神如此說:罈內的麵必不減少,瓶裡的油必不缺短,直到耶和華使雨降在地上的日子。』」(王上 17:13-14),結果她用信心擺上後便經歷了神的豐富,以後沒有所缺。那小孩死抓緊五餅二魚是可滿足自己的需要,卻不能成為別人的祝福,不能經歷主的大能。

原來往往因我們的小信、怕損失、怕失敗而引致我們的神不能施恩給我們。今天神同樣要求我們用信心去面對挑戰。

當踏過紅海之後──水先分開便要踏上約旦河──水未分開,這是屬靈的成長。但信心卻不是沒有根據的。

4. 為何如此?(該 1:5-7,9-11)
此刻神要求他們自我反省,「要省察」在此短短的書中出現了數次(該 1:7, 2:15, 18),「省察」是指細心思想、好好檢討、詳加細察、好好分析。可惜今天我們缺少這種自省的習慣,結果仍使自己在困境中,神要他們反思是否託詞推搪、自圓其說,其實是逃避責任。

神讓他們從被擄之地歸回,難道神不祝福他們、給他們安居樂業?有好的收成、豐盛的物質?但現今卻適得其反,「你們撒的種多,收的卻少;你們吃,卻不得飽;喝,卻不得足;穿衣服,卻不得暖;得工錢的,將工錢裝在破漏的囊中。」(該 1:6)

人雖努力但不能忽視要神的祝福與保守──天氣、健康往往非人力可控制,人若失去神的眷顧、祝福與保守便很容易在各樣的物質上、健康上、心靈上受挫折、損失與徒勞無功。這不是神降禍,只是人失去祝福而已。

我們也需反思:可有放神首位。我們不回教會敬拜是否真的慳了數小時做了更多重要且有意義的工作?我們的兒女是否真的在我們放棄敬拜下溫書而成績更好呢?我們不按應奉獻的數額奉獻是否真的慳回很多金錢呢?為甚麼總是無端端又失去一些金錢呢!願我們從反省中得到啟示,從而改正。

5. 採取行動(該 1:8)
反思錯謬並不夠,更要反省怎樣才能得神喜悅。神是很容易「討好」──上山取木材便因此喜樂(該 1:8)──只要我們有心未有行動神也心滿意足。物質的殿怎能使神得榮耀?真正的意義不在那殿,乃是百姓對神的心態,人重視神,神被高舉。我們相信神是真實、高超、尊貴的神但為何人卻不能使神喜悅呢!

6. 別人扶助(該 2:8)

他們努力但其實也未足夠建好聖殿,但當然不能因此而不承擔應有責任,神會引導他人作出扶助。

神先說震動萬國將珍寶送來,隨之道出:「金子、銀子是屬祂。」這背後的意義說:我們乃是受託作管家。正如一些外會肢體給我們支持,他們未必認識我們,只順服神的帶領作出管家所作的。我們不是單一金錢的主人,神乃是真正的主人。我們需要有此意識才能好好管理自己。神蹟是要人配合,金錢屬神,但卻要人付出,又用在肢體身上。願我們能盡上當盡責任,經歷祂的祝福,使神的名得榮耀,教會得更好的發展。

7. 蒙神祝福
感恩的是當時百姓有受教的心,他們在先知教導下有正面的回應,「耶和華激動猶大省長撒拉鐵的兒子所羅巴伯和約撒答的兒子大祭司約書亞,並剩下之百姓的心,他們就來為萬軍之耶和華他們神的殿做工。」(該 1:14),他們再次為神的殿發熱心,結果得到神的祝福,「你們要追想此日以前,就是從這九月二十四日起,追想到立耶和華殿根基的日子。倉裡有穀種嗎?葡萄樹、無花果樹、石榴樹、橄欖樹都沒有結果子。從今日起,我必賜福與你們。」(該 2:18-19),他們得到物資上的祝福,他們若為神擺上原來並沒有損失,且得到更多,這是為神擺上的信徒常會經歷到的事實。

而且神更有不少寶貴的應許賦予他們:
神必同在(該 1:13) 剛強作工(該 2:4) 神必預備(該 2:6-8) 榮耀彰顯(該 2:9) 賜予平安(該 2:9) 主必供應(該 2:18-29) 珍重我們(該 2:23)神不會讓我們孤單作戰。我們為主,祂不會不理我們的,我們要持著祂的應許,以祂為信實、作信心的依據去面對挑戰。

反思:
我對生命的追求、事奉可有常被「時候未到」所阻? 甚麼才是適合的時候?在等候過程中我有甚麼可作或已作? 我生命的次序是以神為先,或以自己為主? 在靈修、事奉、奉獻上怎樣反映出以上的問題? 我今天的光景是「順」或「逆」,引致一些不如意事發生之原因何在? 我可有常以別人比較而沾沾自喜或失掉信心?我可有按神心意、盡本份? 我是金錢的主人或奴隸?我是金錢的管家或主人? 我的生命可有污穢未除而使教會、自己受阻、受詛咒呢?



歡迎肢體對牧者宣講作出回應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