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October 10, 2024

Vine Media

葡萄樹傳媒

#117 析讀大衛(14) ~ 何竟仆倒?

析讀大衛XIV ~ 何竟仆倒?(撒上 31章;撒下 1章)

1. 出爾反爾
非利士人聚集軍旅要與掃羅爭戰,掃羅將軍隊集中於基利波那裡,但他內心感到戰驚,「非利士人聚集,來到書念安營;掃羅聚集以色列眾人在基利波安營。掃羅看見非利士的軍旅就懼怕,心中發顫。」(撒上 28:4-5),原因是他因常專注追殺大衛,無心國事引致國勢日下、軍旅不整,這又怎樣可以與非利士人對抗呢!

在恐懼下他向神求問,冀望神會給他一些指示,但神早已放棄他不給他任何回應,「掃羅求問耶和華,耶和華卻不藉夢,或烏陵,或先知回答他。」(撒上 28:6),他無計可施下便藥石亂投,竟然要藉交鬼、問米尋求答案,「掃羅吩咐臣僕說:『當為我找一個交鬼的婦人,我好去問他。』」(撒上 28:7上),神清楚禁止人交鬼(申18:10-12),而掃羅在位之初亦命令全國人民不可交鬼問卜,「掃羅曾在國內不容有交鬼的和行巫術的人。」(撒上 28:3下),但當走投無路下,他竟出爾反爾,違反神及自己的命令。人往往在看似絕境下便會作出很多不理性,甚至不公義、違反自己所訂原則的事,希望可以扭轉局勢。

結果,他得到的卻是噩耗、凶訊(撒上 28:16-19),指出神已於放棄了他,且與他為敵;其國權交由大衛負責,更可悲的是他們一家翌日將會戰死沙場。掃羅得此訊息嚇至魂不附體仆倒,且無力起來,不想進食,掃羅已知自己末日已到。

今天我們也要小心,反思為甚麼我們禱告神沒回應,是否我們與神的關係出了問題,我們絕不應藥石亂投,乃是認罪求神憐憫、赦罪、重建關係,更重要我們要知道神禁止我們問卜、交鬼的律例至今仍有效,有陣子我們”貪得意”、”好奇”下看相、看掌、看運程書、問卜,這些所謂的玩意會使我們”與神為敵”,陷自己在絕境中,我們絕不能輕忽、不嚴格遵守。

2. 戰死沙場(撒上 31:1-7)
聖經並沒有怎樣詳細描繪這場歷史性的戰爭,只是簡單地指出掃羅戰敗,敗逃時中箭重傷,「勢派甚大,掃羅被弓箭手追上,射傷甚重」(撒上 31:3)。

掃羅重傷倒在屍橫遍野的戰場上,相信非利士人仍不斷追趕逃走中的以色列軍兵,他們並不是即時發現掃羅。掃羅吩咐他的親信──拿兵器的人(昔日大衛也曾擔當過此職位)──將他刺死,「就吩咐拿他兵器的人說:『你拔出刀來,將我刺死,免得那些未受割禮的人來刺我,凌辱我。』但拿兵器的人甚懼怕,不肯刺他;掃羅就自己伏在刀上死了。」(撒上 31:4),因他知自己受重傷無法治好,若他被捕將會受到敵人的凌辱,正如昔日的參孫般(士 16:18-31)。士可殺,不可辱,他死也要有其尊嚴,他深深不願被他輕看的外邦人──未受割禮的人──所欺侮,但拿兵器的人不敢下手,結果掃羅便自己仆在刀上自殺身亡,這正如楚霸王──項羽──烏江自刎般。而其親信亦隨掃羅自殺以表忠貞。曾是一代英雄,終死在基利波山。可悲的是同日他三個兒子──包括約拿單──也戰死沙場(撒上 31:6)。兵敗如山倒,以色列人便各自逃亡,棄城逃跑,城被非利士人佔據(撒上 31:7),掃羅王朝亦從此告終。

3. 受盡凌辱(撒上 31:8-10)
掃羅不想被凌辱而自刎,但他這心願仍不能達成──只是減輕自己受辱的程度而已!戰事平息後,非利士人便在屍體群中搜索一些有用的財物,剝奪他們的戰衣,從其服飾中認出是掃羅王(其飾物王冠、手鐲已被一亞瑪力人取走)(撒上 31:8-9),他們便將掃羅的首級割下,這是當時慣常的做法(大衛也曾將歌利亞的頭斬下來)。並即時發出勝利喜訊予子民及廟裡的偶像、因在社會中是公開羞辱以色列人、在宗教上相信他們所拜的偶像已勝過耶和華神。因過去掃羅常與非利士人爭戰,「掃羅平生常與非利士人大大爭戰。」(撒上 14:52上),而且”都打敗他們”(撒上 14:47),現今終可反敗為勝,且似是終極勝利。可見一次得勝並非永遠的得勝。但這經文也顯出非利士人所拜的偶像有限性,它們要人報告才知子民獲勝,與神掌管一切,無所不知有極大分野。

v.10他們將掃羅的軍裝放在亞斯他錄的廟中供奉、展覽,正如以色列人將殺死歌利亞的刀放在耶和華的祭壇前般,更將掃羅無頭的屍體及三個兒子的屍體釘在伯珊的城牆上──在市中心,讓人觀看、恥笑。伯珊是俯瞰約旦河谷的一個城,在基利波山以東。想不到一代英雄竟然得到這悲慘下場,即使死了亦受到極大的凌辱。

4. 知恩圖報(撒上 31:11-13)
非利士人對掃羅父子這樣的行為於當時而言是視為最嚴重的污辱,這侮辱也包括對以色列人的挑戰、嘲弄。基利雅比人知悉此事,他們竟走了一夜,行了約二十公里的路程,冒生命危險將他們的屍體除了來,帶回雅比”用火焚燒”。當我們看到此節時,便以為將他們火葬,但昔日用火焚燒屍體是一種極重的刑罰(利 20:14;書 7:25),他們怎會那麼辛苦取了掃羅及其兒子的屍體卻要使他們再受刑罰呢?原來焚燒的是香料,耶利米書 34:5上「你必平安而死,人必為你焚燒物件,好像為你列祖,就是在你以前的先王焚燒一般。」論到西底家平安而死後人為他焚燒,並不是燒屍體乃是馨香的香料,表示敬意。正因如此才會有及後「將他們骸骨葬在雅比的垂絲柳樹下」(撒上 31:13上),並禁食七日,這是守喪的儀式。

為何基列雅比人如此尊重掃羅?除了基列雅比人與掃羅有血緣關係,掃羅一登基時基列雅比人被亞捫人攻擊、凌辱,掃羅解救了他們(撒上 11章),縱使這是四十年前的事,但他們仍不忘記這恩典,而在適當時間作出回報,知恩圖報,這是我們要學習的。我們要學習數算記念別人及神給我們的恩惠而作出回報。

及後大衛被立為猶大王,他登基後有人告之基列雅比人怎樣對待掃羅及其兒子的事蹟後,大衛即時差派人前往嘉獎予他們:「大衛就差人去見基列雅比人,對他們說:『你們厚待你們的主掃羅,將他葬埋。願耶和華賜福與你們!你們既行了這事,願耶和華以慈愛誠實待你們,我也要為此厚待你們。』」(撒下 2:5-6)他們冒險解除掃羅及約拿單等人死後受辱之苦並非為了賞賜,但終為此得獎賞。我們事奉並非為得賞賜,但深信神絕不會虧待我們。

5. 錯判形勢(撒下 1:1-16)
我們不要忘記大衛差點兒也要跟隨非利士人與自己同胞作戰,只因神憐憫他,使其他非利士領袖拒絕他同往他才倖免於戰(參 撒上29章),他回洗革拉又發現自己及部屬家眷被掠,隨即追趕”力戰”下得勝終回洗革拉,怎料第三天便收到噩耗。

一個亞瑪力少年人告訴大衛以色列人戰敗,他”偶然”到基利波山看到重傷的掃羅,掃羅請他將其刺死,他聽命下將他殺死(撒下 1:9-10),更將掃羅的冠冕及臂上的鐲子帶到大衛前作証據,顯示所言非虛。

但他所言的版本與撒上31章的記載是有分別,因31章記載是掃羅自刎而死,但我們相信後者是事實,這亞瑪力人明顯是撒謊,相信他是到戰場上看有甚麼財物、衣服、物品可以得到而藉冠冕知道是掃羅王便取下。報訊是因為想得獎賞,因他知大衛一直被掃羅追殺、家人分散、常受逼害,故此他預計他報的似是噩訊,但對大衛而言卻是喜訊,因敵人被殺他可以安然過活,且能登基作王,若是他親手殺死其敵人,豈不會得到大大的賞賜嗎?於是他便講了這謊話,怎料到大衛竟會為掃羅的死難受,因而遭到殺身之禍。

大衛雖然被掃羅一直追殺,但他一直逃避,乃因他清楚信念:掃羅是神所膏立的王;他尊重神故不敢下手殺害掃羅。而這少年人的罪名也是如此「大衛對他說:『你流人血的罪歸到自己的頭上,因為你親口作見證說:「我殺了耶和華的受膏者。」』少年人就把他殺了。」(撒下 1:16)這少年人因為估計錯誤,因撒謊而使自己命喪黃泉,真的是”冤枉”,但卻與人無尤,只可以怪自己無知,錯判形勢吧!

政治便是那麼弔詭,你推算那人得勢而投靠之,可能押錯注碼,結果引來日後更大的麻煩,最有智慧的是──投靠神。

6. 悲天憫人(撒下 1:17-27)
掃羅的死事實對大衛而言是解除威脅,他頭上陰霾昏暗的烏雲消散,曙光漸露,他應是欣喜才對,但此刻他絲毫沒有想到自己,他真的為了掃羅、約拿單、神的子民、以色列家的死亡、失敗而難過,他悲傷、痛苦、深以為慟,並為他們撰寫弓歌──喪禮中的輓歌──也是掃羅的喪歌,教導猶太人詠唱,傳諸後世,紀念掃羅及約拿單(撒下 1:17-27)。歌中他稱讚掃羅及約拿單,指出他們是勇士,曾帶領國家打了不少勝仗,使國勢提升,使人民生活得以改善,他也欣賞掃羅與約拿單的父子情,約拿單曾因規勸掃羅不要追殺大衛,為他辨屈而被父親刺殺,但約拿單並不因此離棄父親,他知道父親已被神放棄,甘於將自己繼承王位的權也交予大衛,而自己仍伴隨父親東征西討,這份父子情值得歌頌。大衛更流露出他與約拿單的深厚情誼,他們肝膽相照、彼此尊重,故失去了這摯友他的內心真的難過萬分。

7. 何竟仆倒(撒下 1:25, 27)
在這哀歌中回看掃羅曾顯赫一時,被神揀選、重用,他三次發出詢問為何有此下場,「大英雄何竟死亡!…英雄何竟在陣上仆倒!約拿單何竟在山上被殺!…英雄何竟仆倒!戰具何竟滅沒!」(撒下 1:19下,25, 27)

聖經給了我們清楚的答案,「這樣,掃羅死了。因為他干犯耶和華,沒有遵守耶和華的命;又因他求問交鬼的婦人,沒有求問耶和華,所以耶和華使他被殺,把國歸於耶西的兒子大衛。」(代上 10:13-14)主要是掃羅沒有遵守神的命令,神已給了很多、很多次的機會,他仍不珍惜,虛假認罪、迫於無奈地認錯、重物輕神、愛惜美物而不遵神心意。及後更違反神明顯的訓令:交鬼,結果便仆倒沙傷,死後受辱,這非神無情,乃因人無義而已!願掃羅的悲劇成為我們的借鑑,不要重蹈覆轍,不要太自信今天的成功,仍然需要緊緊依靠神。教會亦然,不要滿足今天的景況,否則只會重蹈西方教會的悲劇。

8. 後記
大衛並不因此而能即時作王,因掃羅仍有兒子伊施波設,他被押尼珥挾天子以令諸侯,大衛起先是在南部作王,較後才統一全國。



歡迎肢體對牧者宣講作出回應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