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1 九月十七日──雅歌-20 (我屬我的良人)-第6章1-3節
新婦在五章10-16節所形容的良人,跟她之前在第一、二章對良人的認識,有了非常不一樣的看法,甚或是更深的體會到她的良人不單單是「愛人」,乃是一位「榮耀的君王」。
在第一、二章裡,良人是「愛人」──膏油馨香.名如同倒出來的香膏(1:3)、為一袋沒藥(1:13)、為一棵鳳仙花、在隱基底葡萄園中(1:14)、甚美麗可愛(1:16)、在男子中、如同蘋果樹在樹林中(2:3)、他帶我入筵宴所、以愛為旗在我以上。(2:4)
然而在五章10-16節裡,良人是「君王」──
- 白而且紅、超乎萬人之上(聖潔、救贖主,超乎世上眾人)(5:10);
- 頭像至精的金子.他的頭髮厚密纍垂(是首先的、榮耀的)(5:11);
- 眼如溪水旁的鴿子眼(有神的靈、公義和公平)(5:12)
- 兩腮如香花畦、嘴唇像百合花(喜悅我、話語潔淨、帶有醫治之能)(5:13)
- 兩手好像金管、身體如同雕刻的象牙(手所作的,滿有權能、寶座是永永遠遠的)(5:14)
- 腿好像白玉石柱、形狀如利巴嫩(行事堅定、崇高、榮美)(5:15)
- 口極其甘甜.全然可愛。我的良人、我的朋友(話語甘甜、全然美麗、良人密友)(5:16)
這種對良人認知的轉變,也取決於新婦身量的長成!
第六章1-3節
1 (耶路撒冷的眾女子:)你這女子中極美麗的、你的良人往何處去了.(書拉密女如此盡情地讚美她所愛戴的,使眾人再次表現出對這非凡人物感到興趣,因而執著地問:)你的良人轉向何處去了、我們好與你同去尋找他。
「你的良人往何處去了」──列國嘲弄和挑釁以色列說:「你的良人往何處去了?」為何祂讓你像寡婦那樣被遺棄?
「你的良人轉向何處去了」──當祂回來並激動波斯王古列的心,使古列下詔通告全國,重建耶和華以色列 神的殿,於是以色列就去建造耶和華的殿。
神激動波斯王古列的心,使他下詔准許以色列人回去,在耶路撒冷重建耶和華以色列 神的殿。當以色列人開始建造時,猶大和便雅憫的敵人聽到,說:你所愛的轉去了哪裡了? 如果祂回轉向你,我們會和你一起尋求祂,正如《以斯拉記》所記載的:「猶大和便雅憫的敵人聽說、被擄歸回的人為耶和華以色列的 神建造殿宇、就去見所羅巴伯、和以色列的族長、對他們說、請容我們與你們一同建造、因為我們尋求你們的 神、與你們一樣.自從亞述王以撒哈頓帶我們上這地以來、我們常祭祀 神。」(拉4:1-2) 但他們的意圖是惡的,好攔阻止重建的工作,於是他們以六章2節回覆那些人。
「你這女子中極美麗的」──是眾女子中唯獨美麗的一個。這都因新婦以新的眼光看見自己獨特的位份「是沙崙的玫瑰花、是谷中的百合花」(2:1) 代替「我雖然黑、卻是秀美」(1:5),也願意回應良人的邀請,走出安舒區,不但與良人同去,更是進到婚姻中的親密、與良人對齊 (3:4-11),並從良人口中聽見祂對她整全生命的肯定與鼓勵 (4:1-15),她便再次起來為良人忍受逼迫,用能力與信心作見證,故那些曾經嘲笑、藐視、奚落她的人,也被吸引,甚願見一見這位不平凡的風聞人物──「你的良人往何處去了、你的良人轉向何處去了」──重覆問了兩次,意謂著眾女子的渴望──「我們好與你同去尋找他」──這就成了大衛在詩篇上所說的:「傳好信息的婦女成了大群。」(詩68:11)
「我們所誇的、是自己的良心、見證我們憑著 神的聖潔和誠實、在世為人、不靠人的聰明、乃靠 神的恩惠、向你們更是這樣。」(林後1:12) |
2 (新婦回答說:)我的良人下入自己園中、到香花畦、在園內牧放群羊、採百合花。
「我的良人下入自己園中」──祂命我們建造祂的聖殿,祂會與我們同在。
「到香花畦」──去到一個壇上燒香的地方──「亞倫在壇上要燒馨香料作的香.每早晨他收拾燈的時候、要燒這香。」(出30:7)
「在園內牧放群羊」──然後,祂「下入自己園中⋯⋯牧放群羊」,就是那些被分散的群羊,是那些從被擄之地回來的人,祂讓祂的榮耀停留在猶太教堂和猶太講習所內安息。
「採百合花」──祂聆聽著那些談論祂律法的人,看看他們的美德,並將之記錄在祂面前的紀念冊上,正瑪拉基書所說:「那時、敬畏耶和華的彼此談論.耶和華側耳而聽、且有紀念冊在他面前、記錄那敬畏耶和華思念他名的人。」(瑪 3:16)現在,關於你們請求與我們一起尋求神、一同建造,「我屬良人」,你不是屬祂的,所以,你不需要為我們建造,「我們建造 神的殿與你們無干」(拉4:3),經上還記著:「你們卻在耶路撒冷無分、無權、無紀念。」(尼2:20)
「我的良人下入自己園中」──第1節那裡的耶路撒冷的眾女子問新婦:「你的良人轉向何處去了、我們好與你同去尋找他?」這有如人出去要看施洗約翰,耶穌就問他們說:「你們從前出到曠野、是要看甚麼呢?要看風吹動的蘆葦麼?你們出去、到底是要看甚麼?要看穿細軟衣服的人麼?那穿細軟衣服的人、是在王宮裡。」(太11:7-8)──所以,你要看什麼?你要怎麼尋找良人耶穌?祂「下入自己園中」,祂不這、不在那,祂在新婦的生命花園裡!──「人的心」就是「花園」──「他們的心必像澆灌的園子」(耶31:12)。
「到香花畦」──祂去了香花床上,就是獻上禱告的地方──「願我的禱告、如香陳列在你面前.願我舉手祈求、如獻晚祭。」(詩141:2)、「他既拿了書卷、四活物和二十四位長老、就俯伏在羔羊面前、各拿著琴、和盛滿了香的金爐.這香就是眾聖徒的祈禱。」(啟5:8)──你的禱告可有如香陳列在祂面前呢?
你怎麼禱告的?像外邦人求問他們的偶像那般嗎?求家宅、求平安、求婚姻、求財、求健康、求子、求事業、求家產豐盛嗎?你的禱告可有為了與祂更親密嗎?可有為了神國度的擴張?可有為了他人的生命獻上你的膝蓋、眼淚?檢視一下你的禱告可有發出馨香之氣、蒙祂喜悅?還是只為了自己的肚腹,要求祂單單滿足你「想要」的,可知道祂要什麼?──「那真正拜父的、要用心靈和誠實拜他、因為父要這樣的人拜他。神是個靈.所以拜他的、必須用心靈和誠實拜他。」(約4:23-24)──要用「靈和真理」(Spirit and Truth) 來敬拜祂!──神所 要的,不是「禮儀上」、「程序上」、「字句上」的禱告、唱詩!「 因為那字句是叫人死、精意是叫人活。〔精意或作聖靈〕」(林後3:6)讓你的禱告是進入「靈」的禱告,是能夠經歷到何謂「你的瀑布發聲、深淵就與深淵響應.你的波浪洪濤漫過我身。」(詩42:7)──就是,你的禱告能與神的靈互相產生一種的共鳴、互動,如谷中的回音那樣!
「在園內牧放群羊」──良人在新婦的生命花園內「牧放群羊」,即如大衛在詩篇23篇所說:「耶和華是我的牧者.我必不至缺乏。 他使我躺臥在青草地上、領我在可安歇的水邊。」(詩23:1-2)──就是良人在新婦生命當中親自牧養她:「你們從主所受的恩膏、常存在你們心裡、並不用人教訓你們.自有主的恩膏在凡事上教訓你們.這恩膏是真的、不是假的.你們要按這恩膏的教訓、住在主裡面。」(約一2:27)
「採百合花」──在第二章2節,良人形容新婦「在女子中、好像百合花在荊棘內」,故良人在「採百合花」,即意謂良人要來收取(採)屬祂的產業。
另一個「採百合花」的意思──原文「百合花」是複數,故新婦正實現一章4節那裡所說的「我們就快跑跟隨你」,她是起來帶領大群的「百合花」來跟隨良人,讓良人能進去收取百合花、採屬祂的產業!
「耶和華阿、求你察看我、試驗我、熬煉我的肺腑心腸。」(詩26:2) |
3 我(的花園)屬我的良人、我的良人也屬我.他在(那裡的)百合花中牧放群羊。
「他在百合花中牧放群羊」──祂在平靜而美好的場上放牧他的群羊。
在二章16節那裡,新婦也說了類似的話:「良人屬我、我也屬他.他在百合花中牧放群羊」。這兩句從表面上看似相似,但實際上卻表現出主次之分。
- 「良人屬我、我也屬他」(2:16)──是新婦在耶穌裡的產業;
- 「我屬我的良人、我的良人也屬我」(6:3)──耶穌在新婦裡的產業。
這麼簡單的來看,新婦說:「君王一切的榮耀是屬我的(為首的),我的一切也屬於君王的(為次的)」──先滿足我,我才滿足對方。
換另一個角度去說:「我的一切先屬於君王(為首的),然後君王一切的榮耀才是屬我的(為次的)」──是否感受到那個分別了?
所以,六章3節這裡所說的──「我屬我的良人、我的良人也屬我」──是「我」先在「良人」之下,是先把自己謙卑的順服在良人裡面,之後就能完全的得著良人了!──這個就是新婦長大成熟的一個樣式。
「他在百合花中牧放群羊」──原文的「百合花」亦是複數,故,良人不但在新婦「園內牧放群羊、採百合花」,也與新婦一同在「百合花中牧放群羊」,因「我屬我的良人、我的良人也屬我」,我良人的百合花,也是我的百合花;祂在百合花中牧放群羊、我也在百合花中牧放群羊──這是新婦進入與良人同工的階段。
默想:聽聽你的禱告,是要神先滿足你,還是你先為祂心裡焦急呢?耶穌能否進到你生命的花園裡,去「到香花畦、在園內牧放群羊、採百合花」?